星期四, 5月 29, 2008

回收碳粉匣(Recycle Cartridge)

回收碳粉匣(Google search)似乎是一件麻煩的事(回收電池也是),不過有商機存在。Google網頁的話,最前面幾筆結果都是回收兌換價的訊息,有些人專門做回收再填充的事業,市場價格上便宜許多,但品質不太保證。HP就在網頁上說明二手回收碳粉匣的缺點:
  1. 回收碳粉匣因添加物關係常會出現一些異味,長期吸入臭氣,對於肺,支氣管會有影響,嚴重時會造成肺水腫,甚至休克。
  2. 回收碳粉匣,會出現濺漏碳粉問題。
  3. 回收碳粉匣的碳粉容易飛散到空氣中,影響到人體健康。
  4. 回收碳粉匣的化學物質沒有經過管理,相較於原廠碳粉匣,品管上比較嚴格;回收碳粉匣到底添加了哪些化學物質會不會去危害到人體健康,難被論斷。

記得當兵的時候,預財士為了節省經費會刻意買二手填充1千元的,而不買HP原廠。當兵期間換過6~8支碳粉匣,確實有一支出現過上述的問題。

回收成本其實不低,要通路配合,要宣導…,不過各家廠商還是用心環保(企業形象的一環)。HP-耗材回收再利用、三星、Epson的資訊都可以查到,通路可以是3C賣場、學校…。也有像榮科實業(合法空匣回收再製)結合心路基金會,一方面回饋心路基金會,一方面作環保。




星期三, 5月 14, 2008

Folksonomy的發展與應用

現在論文來寫個Folksonomy絕對是個值得的題目!!!裡面包含了資訊檢索、資訊結構、資訊組織等相關面向,可以是個廣泛的綜論,也可以是個精細的實驗與建設;可以反思過去,也可以開闊未來。

想對Folksonomy有初步的認識,國內一定得看卜小蝶老師的文章,如〈Folksonomy 的發展與應用〉〈淺談社會性標記之意涵與應用〉。國外我就不太清楚,看過一些資料,如Folksonomies and Social Tagging Presentation Video"Folksonomies: A User-Driven Approach to Organizing Content"(大推薦!),及"The Hive Mind: Folksonomies and User-Based Tagging"。國內部落客clchung這篇"Folksonomy - give power to the people"也值得一看。

用在企業的環境可以看這篇HP撰寫的報告;圖書館的環境可以看看PennTags的例子。

我自己比較有興趣的是,把這樣的Social Web,匯整成一個集體的智慧。像是Thomas Gruber做的研究:Where the Social Web Meets the Semantic Web,個人認為這是語意網首先應該走的方向。把這些Folksonomy慢慢有系統地轉化為系統的資訊結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應該也是一個有趣的題目,的確國外也有人做了,發表在今年的IA summit

星期六, 5月 10, 2008

淺談研究(Research in 臺大資訊)

=講題=
淺談研究
=講者=
吳家麟(臺大資訊),研究資歷28年
這次演講是對傳統導師工作的調整,把這個廣泛有助學生生涯規畫的概念直接與學生分享。
認為比在一小時的導聚中分享更有效用。

=方法=
適用在資訊還是用打孔辨視,要從一疊厚厚的卡紙去debug的年代。
(這應該也是個謙虛的講法吧,研究的心路歷程與要領應該相去不多)

="Re"+"Search"=
== Search ==
=== Where ===
Journal:在那個年代,中研院的期刊是空運,比大學圖書館早到1個月之久。從研究完成到審稿接受發表:約1年半。
Special Issue:專題邀稿,時效較新。
Proceeding:最新的研究成果,只有參加的人才會有第一手資料,所以要到處打聽誰參加了。
Books:花費5年左右的時間。
Theses:從頭脈絡一一分析,跟讀書一樣有用。
科技白皮書:為各領域專家嘔心瀝血之作,看出一個國家在該領域的企圖與高度。

===How===
他那個年代與現在有數位內容、數位圖書館的情況大不相同。
老師說那個年代圖書館很重要,但現在網路上隨手可得(許多也是圖書館去訂閱的啊@@)。
卻對於現在有沒有比較好找資料,語待保留。
===When===
(我沒記)

== 編輯 ==
Where to :research notes / files
How to : subject, authors, milestone
每讀完一篇文獻勤作筆記如上述,加強語文能力可以再做佳言摘選。

星期五, 5月 09, 2008

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溝通與合作)

以下是4/25(五)參加Diane H. Sonnenwald在臺大舉辦的"Collaborative Small Group Exercise workshop"之簡短心得,跨領域的溝通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很佩服上週在性別與醫學工作坊看到的

馬上分享重點資訊


鉅細靡遺
領域背景知識

產生火花,也會有磨擦


除了溝通的目的,大家應該自訂自我額外、次要的目標

信任


最最重要的關鍵
實驗顯示先遠距交流較能在之後的溝通上建立信任
專家=視野侷限,限制創意思考
相信彼此的專業,把責任(自以為的、不必要的)釋放掉
實驗顯示跨領域的溝通在學生(年輕人)身上較有效

當溝通不良時


轉換溝通、互動的方式
拉開原有的距離,如:減少見面次數、縮短見面時間

星期四, 5月 08, 2008

性別與醫學教育工作坊之觀察-跨領域的溝通

簡單的記筆請看這(含工作訪的slides)

跨領域的溝通是需要時間與等待


性別(gender)在醫學上對大部分的醫事人員來說還是陌生的觀念,以往有許多陋習,就連社會的價值觀也受到影響,想要推廣的確會受到反抗與抵制。這種心態在知識管理有被廣泛討論到。Chris Argyris就提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以下四種價值觀來計劃本身的行為:1)維持單方面的控制,2)將「成功的部分極大化,「失敗」的部分極小化,3」壓抑負面情緒,4)儘量保持「理性」。這些傳統上在醫療行為上握有較大的權利醫事人員(其實主要是討論醫師),在現今越來越講求平等正義與公開透明的社會下,醫學倫理、性別等議題常備受爭議與批判,有些人選擇逃避問題,有些顧左右而言他,有些認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少部分人才慢慢意識到應有的敏感與反省力,專業使人有盲點,規避學習,一個開放的心與真正理性的思維才能避免謬誤一再發生。

跨領域的溝通技巧


另外,有別於醫學的學問是可用言簡的統計、有目的之圖表顯示其知識主張,談論性別這個議題時,常常是用個案、經驗、歷史(史例)來描述他們所看到的"現象",再加以詮釋、分析,討論其在社會脈絡、文化底層之涵意,兩者在建構其知識體系時有相當不同的方法論,簡單的說,一個是偏量性研究,一方是偏質研究。Workshop期間常常聽到醫生們談到融入現有教學時,落入「醫學優先」的思考。他們習慣用科學方法與模式(利用Evaluation、統計學)去詮釋他們所看到的醫學/生理上「性」的差異,再闡釋兩性之間可能有的平等與不平等。他們是尊重了性別差異的存在,但是他們似乎還不相信性別在行為上決定性關鍵的影響力,他們不夠尊重性別研究者的專業。不過,席間有相當聰穎的女醫師懂得利用自己在醫學上的優勢,使用對方偏好的「語言」對事不對人地討論這個議題,兩性都有被不友善對待的經驗,只是現在似乎女性還是處在相對的弱勢,這種性別權利規則:父權體系,非一人之錯誤。

在〈左右腦並用〉(於《知識管理》HBR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中Dorothy Lenonard、Susan Straus討論到同質性團隊與異質性團隊。前者組員有差不多的興趣,受過類似的訓練,之間很好溝通,事情做起來可以一帆風順,相對的,彼此因為擁有類似的認知行為,很難激盪出創意的火花;後者則剛好相反,因為彼此用不同方式吸收資料,用不同方式解決問題,夜會在一起常常衝撞出不一樣思維創意,但也因為如此,常常造成之間的摩擦。我個人在這場工作坊的觀察也得到類似的觀察,對於性別研究者或醫事人員我想應當都有衝擊。

我喜歡賴其萬先生在最後引用R. L. Woosley(1997)的,“An academic who only presents facts is not a teacher; a teacher is one who nurtures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reby modifies behavior and patterns of thinking for a lifetime”。好好思考一位教育者的位置吧,我們怎麼教育下一代,下一代又將怎麼回顧他們的上一代。

Beta 8:性別與醫學教育工作坊之觀察記錄

以下是我在5/3性別與醫學教育工作坊觀察到的記錄:

賴其萬先生提到他們之前有用「Email開會」(很特別囉!),有人率先發難之後,氣氛就漸漸「吵」熱起來,有討論,有辯論,等到正式見面之後大家對一些主題更有共識。

他又提到一位黑人女教授的告白,因為她有"triple minorities",黑人、女性、小兒痲痺患者,所以社會給予更多幫助,讓她有機會出頭天。

這群人會自稱自己為「醫事人員」、「醫療團隊」、「gatekeeper」,包含醫師、護士、護理師、技工、行政人員…(需再觀察)。

發現他們的確常常使用個案研究(在上「資訊行為」時課文談論到的),撰寫個案報告、分析個案、討論個案情況。但常常有盲點,例如:不夠客觀、不正常的醫病關係,所以有了PBL的教學法,哈佛醫學院提出的4 box for directi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