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29, 2019

beta 22:聽懂公眾語言(Enough Said)書摘)

整理東西的時候常常會想:這些以前蒐集的資料還沒採用到,這個題目怎麼就放手了,還有剪報還沒收錄於資料夾… 時間就這樣過去,新的事物一直一直來。2018/3/13 1715


 Mai Khao Phuket 
寫完這段小心得也過了一年,手邊的計畫越寫越大,「資訊的法則 四:資訊經過人心後複雜」果真是個大哉問,寫作計畫愈寫愈大。目前多徵集到三本相關的著作,以下主要是《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 公民教育的核心, 從思辨、論述到說服的藝術》by Mark Thompson 的書摘:
除了書寫、敘述的語言被無限上綱之外,新聞與政治的影像修辭,也被壓縮進精心拍攝書編輯的畫面中,不斷重、技巧嫻熟,且有特定傾向。我們可以把九一一大型攻擊事件,看成一件修辭的案例。在這個個案裡,飛機衝進摩天大樓,大樓隨即崩塌…雙子星代表西方的力量與價值,兩棟大樓灰飛湮滅意味著某種可能–力量可能瓦解、價格也會貶值。…

除了壓縮、誇張之外,還有別的危機。以往在公眾討論中,科學被賦予特別尊崇的地位。今天,它只被視為一種意見。…我們越來越懶得尋找共同的語言,鼓勵價值觀與我們本質不同的文化與民族,一起加入討論。對於言論自由的容忍度逐漸流失,…。

這也就是公眾語言危機迫在眉睫的理由。冷嘲熱諷、實質內容逐漸流失、表達方式粗糙低俗,…證明嚴肅的討論已經瘖然無聲,無力再舉。就我來看,真正的危險並不在文化,而是在政治,特別是民主領域–危及它的合法性(legitimacy)、與歷史上其他政府體制相較的競爭優勢,最終破壞了民主的可持續性。  《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p.35~36
美式作風也預告了這本書的某些憂慮:壓縮實況書語言,固然節省時間,加強觀看時的緊湊程度,卻得付出代價:所有事都得被裁短、簡化,沒有時間敘述先決條件或者其他的限制與界定。…

嶄新的二十四小/每週七天全新聞頻道鋪路。網路隨後讓不中斷的新聞報導成為標準配備。…影響卻是,以往讓記者、編輯得以思考的喘息空間就此消失。

…新的新聞循環像是頭怪獸,永遠也餵不飽。…好處是前所未見的即時;風險則是新聞從業人員原本的思考時間,經常被壓縮成幾秒鐘–膚淺、扭曲、錯誤。 p.91~93
〈政治與英語〉立論的核心,就是歐威爾試圖分析他那時的英文出什麼毛病。他找到了兩問題––「想像力陳腐」、「欠缺精準」–並且列出平庸作家最常用的四種把戲…:仲介操作(operators)廢話(meaningless words)矯飾用詞(pretentious diction)、垂死比喻(dying metaphors)。他希望掃除這四種弊病,強化「口語端」的表述,並趁勢清理圍繞在他身邊的「政治混亂」。p.190

〈政治與英語〉真正隱藏的祕密是:儘管歐威爾嘴巴上強調清晰,其實他真正在意的是語言的優雅。…話講得清楚,就能支持真正有效的政治辯論。…他對於修辭的了解,跟先賢已有神似之處,特別是以下這種古代想法:修辭中蘊藏的公民價值(civic value)與精采論述,互為因果。 p.193~194

本書有很大一部分在講政策形成之後的討論與辯論。…為了說明我們的想法,我們需要約略涉獵另外一個操作指南[:]《跟誰簡報都成功》…

核心理念就是循環實證優化:靠「手藝,不斷精進的手藝」打磨技巧,在報告前充分準備…

「放大」是貫串穿這本書的線索。「透過對比,放大你的訊息」,先前有人這麼告訴我們,「技巧純熟的溝通者懂得對比元素,捕捉聽眾興趣–隨即提供答案,解除緊張」…

人們「會設法離開痛苦,迎向快樂」,所以應該用「摧毀」、「殘殺」這樣的字眼「刺激他們」…。p.233~235

政客就是天生的行銷專家,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始終緊盯著能確保傳播優勢的新發明。漂亮乾脆的短句,足以進駐報紙頭條、讓一般投票者了複雜的政策…。 p.237
好些古代的觀察家就質疑「實踐智慧」純屬虛妄,群眾對於包藏禍心、刻意誤導的設報伎倆,根本不堪一擊。對見證過政治制度與社會秩序崩解的人來說,這種實踐判斷中根深蒂固的弱點,足以推翻民主制度的優點。…

翻譯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的霍布斯,認為十七世紀上半葉將英格蘭拉扯得四分五裂的力量,來自針鋒相對的宗教與政治歧異。他也慢慢相信:絕大多數人的判斷,品質低劣、三心二意,對資公眾討論或者決策沒有絲毫幫助。「這麼多人在辯論,但觀點如此淺薄,對政策制定來說,不就是干擾而已嗎?」  p.251
我們在討論表達自由的時候,似乎只是指一種賦予講者喜歡說什麼就說什麼的權利,隨興所至,不受羈勒。從這種定義來看,表達自由是一個慷慨、寬容的社會與個人–不論是政治煽動者或是前衛藝術家–的禮物,允許他們透過反文化或是「攻擊冒犯」性的觀點及藝術,表達意形態或者美學上的個人目標。即便如此,更重要的卻是聽眾的權利。他們可以隨心所的聽與看,形成自己的判斷。…強制性檢查的出發點,卻是對於公眾的懷疑,不相信他們有理性的觀點,深恐他們暴露在有害的政治理念、情慾藝術或者其他需要遮蓋檢查的事物前,無力抗拒誘惑,就此墮落沉淪。  p.344

除了明確涉及犯罪的案例(例如:未成年拍攝色情影片或者煽動犯罪),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在現代民主社會中要擊潰你不贊同的理念或文化作品,壓抑會比面對、公開辯論來得有效。  p.345

在英國也是[],我們經常看到保守的宗教團體無所不用其極,一旦被他們認定為「挑釁冒犯」藝術,就會設法阻撓公眾自行判斷,有時還會得手。在別的地方,自認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守衛者,甚至不惜動用赤裸裸的謀殺手段,制裁他們所課「褻瀆」行為,試圖殺一儆百。

見到自己不喜歡的創作,就想鎮壓或查禁,是左派及右派共同的傾向,源頭是過分強化的受害意識(或是代理的受害意識),使得他們對於公眾對話、開放辯論與表達自由的傳統理念,失望透頂,只能採取非常手段獲致了解與正義。這也就是為什麼受壓迫的一群,反而成為潛在壓迫者的緣故。  p.351

「我不想辯論。我需要訴說我的痛苦。」總結表達自由與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以及辯證與移情(empathetic)兩種不同形式對話–之間的難堪衝突。p.347

表達自由是需捍衛的基本人權,如果有必要,甚至要請警方全副鎮暴武裝,在現場維護秩序。人民有權利抗議任何事情,包括表達自由… p.349
不同的編輯會衡量不同個案的利弊得失,獲致不同的結論。在現實生活裡,表達多元主義就得是這樣。各種可能的結果、發行前後孰是孰非的辯論,並不是西方多元主義自相矛盾的證據,而是多元主義的本質與美德。  p.374

但我們要怎麼在顧及其他迫切需求,像是維持族群尊重與和諧的環境下,思考表達自由?

讓我們從「約束」這個問題討論起。打從啟蒙時代開始,人們就了解表達自由裡面,永遠包括冒犯的權利,但,這並不意味每個都有冒犯的責任,或者有道德義務去施予懲罰。…–請衡量編輯、創意上的好處,是不是超過爭議引發的負面效應?–如果答案是不,就應該自行約束。

自由社會必須包容大多數觀眾與編輯的意見。…超脫個人與單一團體的特定價值觀,維持獨立思考,是編輯的權利。不能相對來看(relativised),立論基礎斷斷不能動搖。由於編輯考量與一般人並不相同,試圖強行設限、甚至討論某些規範性的「約束」,都不能算是毫無保留的支持編輯自主合法性,同時會影響發聲管道與意見表達的多樣面貌。儘管設限論調可以講得冠冕堂皇,甚至大公無私,卻是背棄民主與自由的基礎。

宗教自由指的是你盡可追隨你的信仰,不受騷擾與迫害;但在自由社會裡,卻不能把宗教自由,延伸詮釋成不容批評、不能嘲弄你的宗教。…這也就是遜尼派穆斯木在巴黎《查理週刊》遭受恐怖攻擊之後,給予信徒的指示,來自於伊斯蘭神學教義研究的艾資哈爾大學(Al-Azhar University):
不去理會不悅的瑣事,因為慈悲、人性的先知(和平隨之)站在如此尊崇、如此偉大的高點、絕不是這些缺乏倫理的漫畫,所能影響分毫。  p.368~370

(作為一位專業的新聞編輯,作者Mark Thompson利用他在BBC與紐約時報的經歷,注視西方大事件的公眾討論,。另,他的論點有點類似張作錦先生、董橋先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