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23, 2006

傳統紙張與現代紙張(A Comparison of Paper)

先前在補書系列提過現代紙張保存的問題。今天在圖書館自習時翻閱到一本名為《經緯福爾摩沙》的古地圖集(南天出版),裡面有一篇魏德文先生寫的專文-〈古地圖的印刷與實鑑〉討論到傳統紙張與現在紙張製造過程的不同,摘錄幾小段補充之前自己說不明白的地方。

傳統手工紙
中式的紙張大都採用植物的韌皮部,經去肉質所得長纖維而製成,所以木質素少,呈弱鹼性或中性,較不易酸化,質地較軟。…中式的紙張原料,大都採自楮(構樹)、麻、桑、藤類等材料,將韌又去肉取其纖維,經搗碎成紙漿、加入棉花或破布等作為材料,因材料的不同,做出軟硬、白黃不等的紙張。…

西式的紙張原料則採用全木,纖維較短,紙質較硬,其木質素含有蛋白質,較易氧化而發黃呈酸化現象。

製紙時把紙漿放入水槽中,經攪拌均勻後,用簾蓆或網線托盤自水槽中撈起,取下後經焙乾即得。這種手工紙在鑑定時,只要在燈光下透視即可看出縱橫向的水紋線…(註:原書有圖可參考)。

工業量產紙
…工業量產紙的製造,其纖維短,沒有手工造紙所產生的水紋線,加以漂白所所製造出的紙張呈酸性,經過幾十年紙張會呈汎黃、酸化現象,紙張即失去靭性而脆化,因此工業紙長久保存不易
相關文章:
如何補書系列(一)
如何補書系列(四):紙質藏品

星期一, 12月 18, 2006

鴻海郭台銘與數位內容

一開始我看到這篇產業分析報導時,最百思不解的地方就是「數位內容」那一塊,在當時沒有什麼新聞或人提過這方面的資訊,所以我以為這是郭台銘數年後才會發展的方向。

直到我看到金馬獎的相關報導後才知道郭台銘的計畫野心勃勃,想傚法Sony一樣在擁有極強大硬體整合力量之後,積極轉進軟體方面的開發,而且向真正難以創造附加價值的內容-電影邁進。以感性為訴求,將軟性素材化為產品一直國內產業缺乏的一塊,電腦動畫產業遲遲停留在代工階段,未能完全開創一片天地原因也在於此,能寫出普世感人之劇本的人才太少,也不被公司內部所重視。

但是事情慢慢有了轉機。最新一期(2006.12.06-20)的天下雜誌就以封面報導:「不跟富爸爸 二代創業向軟行」,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從搶訂單變成搏感情,郭台銘的兒子郭守正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他成立了山水國際電影,今年發行的「奇蹟的夏天」順利拿下金馬最佳紀錄片獎,製作發行過「國士無雙」、「宅變」等屢獲佳評的影片。導演楊力州說:「與山水合作最大的收穫不只在於影片的資金更充裕、票房更亮麗,而是為台灣紀錄片創造了一各或許可以複製的商業模式」,如此稱許肯定了這群引入國外製片模式的電影行銷人才,也為國片找到一線生機。

有這樣傑出的兒子,郭台銘前進數位內容的決心更是令人激賞。根據中國時報的報導,除了目前正在山西開拍「白銀帝國」(預定明年1月殺青),郭台銘也在山西大手筆打造一個占地70公頃的影城,名為「晉城富士康影城」。 2008年退休之後,他最少會投資拍100部電影和電視,現在拍攝的前3部電影,只是「TEST WATER」(試試水溫),了解一下拍片和行銷市場等狀況。

他還將投資一個電影基金「神風特攻隊」,這個基金主要是投資一些有才華的新人導演、演員、編劇、燈光師或其他幕後工作人員,因為投資的錢,可能一去不回,所以才會取此名。「文化人的角度,多少帶有浪漫色彩,我拍電影,其實不想賺錢,如果有賺錢,就分給大家,我只要保本,然後可以繼續拍電影即可。」如此大度,相信台灣的內容產業多了不小的支持力量。

知名製片徐立功則說,拍出賣座的好電影,並未如外界想像得容易,大家都只看到成功風光的一面,卻不知有多少片商關門倒店。現在大家一聽到鴻海 要拍電影,好像久旱逢甘霖,都欣喜得不得了,但問題是,有錢人的錢不可能隨便亂花,一定會先仔細觀察市場和人才,投資報酬率有保障,才會甘心把錢拿出來,「我才不相信,他們把錢隨便亂花掉,不會心疼!」

相關文章:郭台銘與王令麟會是台灣下一波產業爭力的旗手?

星期日, 12月 03, 2006

【開卷周報】電子版上線(open book PDF)


【開卷周報】(2006/12/2)
引用自中時部落格-開卷
在網路上排版一直是個難題,目前雖有由W3C制訂出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來協助機器顯示字型、顏色於網站介面,但以傳統出版發展的角度來看,依舊是小巫見大巫,離「圖文並茂」還是有一段距離。

傳統媒體,尤其是報紙,在轉型至網路平台時,必定會在版面設計與原媒體風格有所落差,台灣的聯合報體系中時體系自由時報皆是如此,原本的風格的不在,原始的精神也就有所折扣,目前只看到紐約時報這個佳例,想必他們是經過一番波折。

將原紙本資料數位化不失為初步的解決方法,既能把訊息透過網路傳播出去,又能維持版面上的風格與專輯式的編輯。今天看到開到中時的開卷在首度開放了PDF電子版,是個不錯、便利網民的服務。

星期四, 9月 28, 2006

淺論文化與網站設計(Culture and website)


骨牌效應
引用自 Arbor Scientific
資訊行為在網路環境裡,文化層面一直缺乏較完整的陳述,直到我看到這篇Mathew Hillier寫的The role of cultural context in multilingual website usability,我瞬間改觀。

作者是從語言的角度切入,旁徵博引,說明語言是如何影響網站設計、可用性等。從最簡單翻譯來看,會遇到的問題有:
  • 字詞所表達的意義(Agreement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words)
  • 專有名詞、術語、俚語或是縮寫上的表達(Agreement on terminology, particularly for words of a technical nature and agreed actions regarding slang and abbreviations)
  • 片語其中所背後隱含的涵意(Phrases and meanings, which cannot be translate)
  • 文字的方向(The direction of the text)
  • 日期、時間、姓名的格式(Formats of such things as dates, times and names)
  • 字詞慣用的拼法(Choice of spelling convention)
再者,許多研究也指出在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摻雜了社會脈絡的影響,文化會影響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對文字(片語)的詮譯…。Matsumoto等人在語言與文化上的研究同樣指出:
people exhibit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and emphasize different issues and opinions, depending upon which of their two languages that they were operating in at the time.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language plays in everyday experience,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 intertwining of language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language is learnt.
Hofstede(1994)認為文化(一種泛稱)是人類心智運作(human mental programming)的概念。主要由三項要素組成,人性(human nature),是由全人類共同傳承;文化(culture),是在群體間共享,個體會彼此學習;最後則是個性(personality),只針對個人,但也會被學習與傳承。人性雖是共通價值,但需要藉由文化加以塑型,呈現出來。文化影響我們有意志的行為,但其影響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不自覺。因此本文作者認為每個人以文化作為注視世界之本,就像載上一層濾鏡片一樣。

在人機介面互動(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與可用性(usablility)方面,因為和網頁互動可視為溝通的動作,研究顯示使用者對介面的接收與喜好也是透過文化濾鏡,而網站架設本身也是如此,會受到網站開發人員之文化背景的影響。另一方面,因為網站需要的作業(task)之不同,自然而然就應用不同類型的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 elements)及網站結構(site structure)。釐清使用者需求性的動作(purposeful action)與網站需求兩者的關係成了網站設計成功的必要條件。

Hillier結論:
在設計網站時,如果我們忽略了語言所包含的文化脈絡,我們即會面臨降低網站可用性的風險(If we ignore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language when designing the website, we run the risk of having site with reduced levels of usability)。

當我們架設一特定語言的網站時,我們也應該保證網站本身是依循該語言的文化規範(When we produce a website in a given language, we should also ensure that the website conforms to the norms of the culture in which that language is based)。

星期五, 9月 22, 2006

經營Blog滿一年

經營Blog屆滿一年,心中還是有很多想法,超high的。

一開始的動力是源自於幫我朋友schneefallBlog修改CSS設計,幫著幫著發現多數的Blog系統都有共同創作者的功能,我也不管自己乏善可陳的文筆,硬是要對方把我加入,以示友情。他原先是使用無名的系統,後來我認為無名給創作者版面設計的自由度過低,捉襟見肘,根本達成不了他想要的華麗感,經過一番研究,我在今年一月推薦他轉換到Blogger在無名的將溶走入歷史。

結果Blogger太過自由與陽春,將溶很多功能(多數參考自Blogger Hacks的整理)都要自行「組裝」,忙壞了我這不擅程式語言的「偽」工程師。(呵,最後版面還是沒有達到我朋友想要的呈現XD)

腦子裡陸續跑出另外兩個Blog的概念:「Family Together」及「資訊與網路」。

Family Together (創立於2006-03-25,當日文章:在圖書館與你分享NTU library)是專屬我家庭的Blog,希望藉由這個管道記錄家庭的大小事,將來我們各奔東西之後,除了電話、Email能有一個共同的平台,相互交流,保存共同的記憶。因為要推薦給父母使用,選擇了一個最易上手又有強大共同創作者功能的Wordpress(想當初它還在開發中,很多功能陸續冒出來)。要拉住我父母親閱讀與書寫是件因難的事,即使到現在我都要一直提醒他們,因為電腦與網路並非他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工作中當然無法避免),更甭提將個人網站或Blog當成正式的資訊來源(或許是個論文的好題目)。


資訊與網路(創立於2006-04-15,那時Google正式定中文名稱為「谷歌」)是描述資訊與網路在生活中的神密連結,範圍幾乎無所不包,找了好多位共同創作者,說穿了目前不過就是幾位學生的學習心得(將來指日可待?)。

三個Blog差不多構成我生活的全貌:家庭感情與隨筆工作(事業)與學習,而多人創作一直我認為相互勉勵與激發的經營良方,在發表的過程中,我也不知不覺學習著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希望不擅言辭的我能更正面地看我所擁有的世界。

對我而言,Blog是私人的工具,公眾的資源,我很珍惜這一年來的成長,也謝謝有你們(讀者、創作者等)的陪伴,我衷心感謝。

星期一, 9月 18, 2006

展望圖書館的未來(Be open or die)-Part II

…Part I
Be open,面對問題,這讓我想到之前讀到關於選擇圖書館系統的文章:A principled approach to selecting an automated library system(對我來說, 這篇文章裡面提到的理念也是人生追求成功的哲學)。文章裡面說到:「When problems arise, it is essential to keep your focus on the long term. You are developing a long-term association with your vendor of choice, and your life will be easier if you can work with the vendor as a partner, rather than as an adversary」。這就是open概念底下一個重要的策略,我們必須和困難站在一起,解決它。傳統的分類法在我們領域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們一直對它有存疑,懷疑是否真可以用一個或是幾個概念含蓋一份資訊,在網路時代底下,這項大疑問更赤裸裸呈現,我們需要面對,面對的不是敵人,是我們服務的對象,廣大的使用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類法,在網路時代底下,它實現了,而且可以分享,可以在集體創作的機制下發揮一定程度的信度與效度。

Be open,這是個簡單的道理。但以我生活中經歷的事情來看,真的很難做到。上個學期末,我與班上一位同學間發生了誤會,我嘗試著了解問題,反省我自己,試著讓自己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我們之間的事情,我想解決問題,試著跟對方溝通,但對方的大門瞬間緊閉不再開放。以長遠的角度來看,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件好事,但我學到了很多,面對問題,是需要大家一起來面對的,如果失去了信任與勇氣,那麼什麼都別談了。這也讓我想起Rusbridge在文章中裡面提到,圖書館員與資訊人員對資訊服務上認知的差別,造成溝通上的困難。我想一方面每個領域的人都會自認為所學是對的、完整的,因為已經身在其中,付出許多,以為沒有缺失,不需再補足;再加上,在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時,選擇關閉聆聽的通道是最輕鬆的方式,對生活的負擔最小。但事實上,沒有平心靜氣地溝通,雙方的問題就無法解決,連尋找答案的機會都沒有。

Be open,其實會遇到很多問題,有些問題我還太年輕,看得太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回答。記得上次梁學長來講演web2.0專題時,在最後面提到一個問題,圖書館是否應該依附在其他open出來的資訊上。這個對我而言並不是什麼好探討的東西,人家已經open了,為什麼還有懷疑別人open的態度,用什麼方式open。拿GreaseMonkey這個套件來說,這基本上拿的是Amazon「大方」提供的資訊再加上圖書館本身開放的資訊而已,拿兩個開放 (沒有著作權爭議)的資源,好好的加值利用,為何被說成是依附,需要相互告之,那樣做就違反了open的概念。這就像要求一般的使用者在安裝Yahoo!或Google的toolbar時,需要知會IE的開發公司微軟一樣,毫無效率可言。

Open最大的問題我想是在「標準」這件事情上面。目前有太多的系統存在這世界上,像是書籤管理系統就有好幾十種,當然每家提供的服務不盡相同,介面也各有千秋,但試想當一位使用者要把資料轉換到自己prefer的系統時,那會有多麻煩。有了標準,有了open,統一介面的問題,我想就迎刃而解,各家廠就可以安心利用標準提供相同的服務,做不同的加值,透過不同的介面,一方面提高了資訊的流通與使用者選擇的權利,一方面給廠商更公開更平等競爭的環境。另外,像大眾分類(Folksonomy)最為人所詬病的是太多同義異字,造成參考上的問題,但這就是folksonomy存在的價值,告訴專家,這些概念同時存在這世界上,我們要的是一個可包容這些分歧想法的索引典(也許這違反了索引典本來的意義),我們應該給索引典一個新的定義、新的標準,給它包容folksonomy的可能性。

在資訊上,很多事情我們圖資界先做到了,但為什麼沒有像Google Map、Web 2.0那樣的吸引使用者目光?像前面提到的標準,面對不同資訊處理的問題,在課堂上已學習過許多套標準,但聽者渺渺,我個人覺得這是行銷公關的不足,讓利用者或參與者體會不到標準的好處,讓需要溝通的對象感受不到我們的passion。這讓我想到wikipedia的例子,創辦人利用open的概念打造了wiki,創造一個本來就在圖書館存在的想法,但他學的是財務。一開始沒有人支持他的想法,但他會去promote,會去和抱持其他想法的人溝通,取得信任,他想的是一個大的方向,一整張藍圖,由其他後來贊同他理念的人(卻又來自不同領域)一同執行。

因為網路時代的來臨,每個人、每個個體更容易形成可見的節點,可以產生連結(相關度),形成網絡,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體,我們需要更open minded去面對未來。最後引用Manifold說的一句話:「Migration to one of them is more than just a move to a new system; it is a move to a new culture」,網路時代的來臨,我們需要誕生另一個文化,一個open的文化,科學很多道理是相通的,so let us be open。

參考資料:
A principled approach to selecting an automated library system/Alan Manifold
Towards the Hybrid Library/Chris Rusbridge

星期日, 9月 17, 2006

展望圖書館的未來(Be open or die: the future of libraries)Part I

參加研討會一景
這是我大四下的「圖書館自動化」 的期末報告,以這四年所學和生活一些小故事,把相關連的東西串接在一起,描述我對未來資訊的看法。有些想法可能還未完全成熟,待檢驗。

開頭就從wikipedia創辦人Jimmy Wales的演講講起。這是今年四月初資訊界的大事,我想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如同裡頭姜天戩演講者分享到的,open,或者說open minded。這是在這個網路時代每個人、每個組織、乃至於每個社會應該去實踐力行。但是我知道這其中的困難,要去接受另一個個體的想法,便要去克服在那之前的障礙,而障礙常讓我們却步不前,我們需要勇氣及passion面對這些困難。

今天(5/20)去聽了一場由美國資訊科學與技術學會台北分會臺大圖資系舉辦小型的發表會,其中有歐陽老師帶著學生發表最近他們研究成果,他們的題目是《從期刊文獻分析探討台灣圖書資訊學研究之發展》,之中老師與學生利用wiki平台來做分類的工作。在坐有人提問,對於他們文獻當中的分類法抱著存疑的態度,認為其中有許多效度信度的問題,可能導致執行上基礎的不隱,值得再更深入探討。我不否認這項論點在學術研究中的重要性,但這項研究運用了wiki平台,是一個大家直接參與、協同創作的機制,為什麼還要用傳統的方式放在其中?為什麼不讓大眾發揮所學,自由在平台上分享?這有點把open東西弄得不open了,當一件事物的本質變質時,那便沒有存在的價值。雖然這只是小小的問題,但已經讓我看到open的困難。

隨後,當中又有老師提到,其實國內已經有許多人在做相關的研究,她那邊也有些書目資料,為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整合一下資料,讓資料更完整豐富,更進一步利用CiteULike這套免費軟體來tag這些蒐集起來的文獻,以饗國內外的資圖界。終於,我聽到了一個open的想法,當下我很高興,但我在台下聽到了實作的同學在暗暗叫苦,那將會是一個非常非常艱辛的工作。除了建立這項工程的因難,我知道在這之中還有更大的困難:我們缺乏勇氣及passion。

這四年來的學習與見聞,我一直覺得我們這個領域所缺乏這兩樣東西,也許是因為資圖這名詞給人的特定印象吧。想起那天wiki創辦人演講的盛況,誰不希望台下坐的都是我們資圖人,甚至是我們系上的同學。我們需要改變,改變的路的確很長。…Part II

星期三, 9月 06, 2006

信仰的道德(The ethics of belief)

Clifford主張,對於你所選擇去相信的事物,都應該接受他人的道德批判。你的信仰可能會讓你背上不道德的罪名,…,這得看是否「有權去相信」你所相信的東西。

他舉例:一艘滿載著旅客正準備出航,但船主明知這艘船建造當初並不理想,且年久失修,非常擔心是否能順利完成航行。然而,船主還是克服了心中疑慮,說服自己再航行一次應該無妨,畢竟,這艘船經歷過不少大風大浪…

如果船沉了,你會怎麼評價這件事情?如果乘客最後平安到達,你又會如何評價?

Clifford的答案是:
無庸置疑,人都死了,他當然有罪。雖然,大家都知道他衷心期盼船不會出問題,但是,就算這分信念再誠懇,對他卻是一點幫助都沒有,因為他並沒有任何權利就這麼相信當前的證據。他的信心,並非建立在忠實地進行孜孜屹屹的調本,而是把原本的疑慮抑制下去。

相反的情況來說,船主的罪過也不會比較小:
事情一旦做下去,是對是錯就已經確定了,就算結果的好壞會有意外,也無法改變事情對錯。這個人並非無罪,只是還沒遭到報應。是對是錯,得看信仰的出發點,…信仰是什麼並不重要,重點在於他是怎麼做才得到這份信仰,這也跟信仰最後證明是真是假無關,而要看他是否有權就這麼相信當前的證據。

…信仰,這個神聖的天賦,按我們的意志促成決斷,並將我們擁有的綿密能量化為調和一致的作為,雖出於我們自己,卻並非只為了我們自己,而是事關全人類。

以上內容多半是引用自《與熊共舞》:軟體專案的風險管理/Tom DeMarco & Timothy Lister的序言及附錄A。

將溶 同步刊出

星期二, 9月 05, 2006

資訊行為(Human Information Behavior)

要不是讀到T.D. Wilson關於Information Behavior的文章,有些疑惑我可能一時間也無法解開。

先前一直對UI、HCI、usability engneering抱持過多的幻想,認為這些領域與使用者並不會太遙遠,所有的測試是為了更便利使用者,但Wilson提醒:
"…investigations into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were concerned almost entirely with how a user navigated a given system and what he or she could do with the data (rather than information) made available by information systems.

…even when such methods are employed, the designers appear to be asking, “How is this person using the system?” rather than seeking to determine what the individual’s (or the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needs may be and how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relates to other, task-oriented behavior."

確實關心資訊需求(information need)不是以資訊系統為前提的學科,而是資訊科學或是圖書館。其他像是consumer behavior research、marketing、psychology、health communication research及以使用者為焦點更甚於系統本身的領域。(看完後大大地點頭)

接著Wilson給了Information Behavior、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Information Searching Behavior、Information Use Behavior四者很明確的定義,然後是學科言簡意賅的起源史,能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Wilson引用到Bernal(1958)說的:
"...a knowledge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ifferent users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the uses to which they wish to put the information they secure should be the ultimate determining factor in the designing of methods of storage and retrieval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在那個沒有電腦的年代,主要關心的是文件(document)的使用,有系統地研究摘要、專利、期刊論文及圖書館之使用等。另外,像是資訊需求方面,Mote(1962)歸納出三層級,Wilson認為轉換到現今的網路的環境,可以分成(1) persons are likely to be effective independent users of Internet search engines and online search systems, (2)while categories and (3) are likely to continue to need the services of a skilled intermediary。(又再一次大大地點頭)

資訊行為研究在七○年代一直還是以「系統之使用」為典範,直到了八○年代才有一波典範轉移的過程,兩者正式分了家,開始出現較多以人為本(person-centred)的研究,Wilson、Dervin、Ellis、Kuhlthau等學者一位接著一位冒出頭,提出各自的理論,百家爭鳴。

資訊行為研究是與人有關的領域,目前還在發展,路(涉及的層面)愈來愈廣,近年(1998-)來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the role of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in teams及
information-seeking and the World Wide Web都慢慢受到注意。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中找出一條縫隙,穿針引線,立下紮根之樹,值得深思與細心經營。

相關文章:網站設計人員所面對的使用者
網路使用者之資訊行為與需求

星期一, 9月 04, 2006

A review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literature (I)

最近開始看了很多有關(網路)資訊行為的資料,把各篇文章的重點整理如下:
  • A comparison of the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retrieval behaviour of two design teams/Harry Bruce et al.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behaviour是現在資訊行為底下熱門未開發的處女地,這是一篇不多不少的研究,能在多重複雜的情況下,歸納出幾點結論,應屬難得。

  • Information navigation on the web by clustering and summarizing query results/Dmitri G. Roussinov and Hsinchun Chen
    利用clustering and summarizing的技術與搜尋引擎的檢索語,幫助使用者建設出更好的搜尋環境,呈現的結果像是資訊視覺化? 討論的議題類似資料探勘。
  • Web search:emerging patterns/Amanda Spink
    總結近年來在網路使用者搜尋行為的發現,歸納出使用者的習慣與變遷。
  •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 in Generation Y Students: Motiv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nd Learning Theory/Angela Weiler
    主要論述Y世代學生的資訊行為,涉及範圍很廣:文化上的差異、尋求的本質與理論、Internet的使用等。

  • Towards a contextual model of information seeking on the Web/Jarkko Kari and Reijo Savolainen
    將"整個"網路的context作了個總結式的整理,結合各家觀點,企圖打造一致可信的基礎。(個人覺得有點語意不清)
不過以上這些都與我目前的研究無關。

星期五, 9月 01, 2006

使用者經驗落差(End-user experience gap)

今天看到這篇"Make It Easy to Shop Online"(來源待查證)談論到使用者期待與網站設計者之間觀念的落差,它提到:
  1. End-users want simplicity, but the online system offers complexity.
  2. End-users want service, but the online system offers technology.
  3. End-users want to accomplish their goal, but the online system offers “compelling features.”

不能說網站設計者不關心使用者,而是一不小心焦點就轉移了 ,本來的想給使用者更方便之功能的好意,在不能對認知、使用者需求上下功夫之下,導致兩者在心智模式不能對焦。這是在設計系統上設計者最需要面對的落差。

星期四, 8月 31, 2006

The Abstract of Don't make me think


書名:Don't make me think:如何設計好網站

基本上,這是一本講概念的書,不在討論程式碼或技術層面,
反而較著重於使用者和設計者之間的問題。雖說此書早已紅翻全球,但在閱讀完後,得到不少想法,故做了摘要。全書強調兩點,是對於一個網站所必要的:

1. 讓使用者立即明白該站之用途(使用不需思考)
2. 內容簡明,文字精要(設計者可自圓其說)
盡量無贅字:開場白和歡迎用詞都該死?

而在書中各章節則以此兩點為中心,延伸出許多問題討論。
針對第一點,要產生不需思考的成品需有:

1. 明顯文字標題

標題輕重有別
同類資料,其色系和型態也應相同
巢狀階層顯示 eg:報紙正副主題編排

2. 樣式鮮明者

減少背景干擾版面 過度擁擠也不好

其中有一點要特別強調,對設計者而言,創新和特色是重要的,
但對使用者來說,使用的慣例才是重要之處。
不明確的創新通常會造成使用者不便,得不償失。

對使用者來說:

1. 不會仔細看,僅僅掃瞄過去
2. 只求Satisficing(將就)
3. 不探其原理

接下來的部份在於討論,清楚明確的指標,和自我管理檢測的部份
。本書以在大賣場找尋電鋸為例,說明使用者進入網站尋找資料的多種方式。
一般分為:有特定目標者 -----自行瀏覽 OR 直接搜尋
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固定導覽和You are here 指標列都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固定導覽,大致分成:

1. 網站名稱&ICON(每頁都有最佳)
2. 回到首頁
3. 各部份功能
例外:
首頁:形式或內容可稍微修改
填表單頁:精簡版即可

而You are here 指標列則在告訴使用者現正所在位置,一般置於網頁最上方。
舉例如下:

Yahoo!奇摩:
分類首頁 > 圖書出版 > 圖書館 > 國家圖書館
About.com(是的,就是西參的那個):
You are here: About > Style > Shoes

關於You are here這個主題,http://uxnet.org/http://user-experience.org/ 有更深入的說明,可參考之。

在自我測試方面,也是以下面兩點為主要考量:

1. 這個網站的重點為何?(遠景)
2. 使用者該從何開始使用?

本書提供不少檢測法,例如:後車厢測試法

Step1 隨便選擇網站其中一頁,並列印出
Step2 將紙張拿到手臂距離外,不能完全看清楚
Step3 儘快找出清單下的每一個項目

清單:
1. 網站名稱 2. icon
3. 分區與子分區
4. 局部導覽列
5. You are here 標示
6. 搜尋列

而在提供方法之餘,也舉出好幾個範例來說明。
後面部份有講到網站設計團隊討論的策略和使用性測試等實用問題。
並特別用一章節講述網站的Accessibility(親和性),這對於現在提倡的無障礙網站有一點關聯, 有兩位研究員,讓十六位盲人測試網站,而將他們的觀察所得寫成一篇文章。
http://redish.net/content/papers/interactions.html
在本書最末列了一張書單,針對書的特性介紹給讀者,很多臺灣都有代理,可以多利用圖書館借來看。

總而言之,看了本書,說不定可以改變某種程度上的想法。
共免之。

星期一, 8月 28, 2006

Personal Home Pages as an Information Resource

這是一篇討論個人網站(personal home pages,PHP)的論文,發表於2004年12月,整理了許多相關文獻。或許是因為研究當時部落格(blog)尚未普及,論述之中未出現與blog相關的詞語,但討論的範圍是相近的,所以對大多網民來說,以下論點也許有點老調牙。

作者Narsesian提到PHP的存在有以下優點:

  1. 雖然BBC與CNN等大型商業網站生產大量資訊,但仍然有許多零碎片斷的資訊難得涵蓋其中,作者相信有相當的資訊能在積極參與、重度使用的網民的個人網站被尋找到。
    我個人就覺得台灣是個網路資訊貧乏的世界,很多類型的資訊在網路中都遍尋不著(這部分原因是bbs過於封閉的環境),常常轉向英文網站尋求。自從blog風靡世界之後,網民們不斷撰寫自己熱愛的事物,google台灣(或其他的搜尋引擎)才終於有點料。
  2. 另一個好處是能直接與作者連絡,取得進一步的資訊。
    我記得我的朋友曾經很訝異她藉由blog認識到和她一樣喜歡較冷辟的漫畫之網友。
個人網站當然也會有令人垢病之處:
  1. 在尋搜引擎中呈現出的結果,最後連結到不完整的網站(incomplete site)或是失效連結(dead link)。
  2. 內容不完整不易被理解,缺乏組織
  3. 資訊老舊未更新,錯誤的資訊
  4. 未向搜引擎尋註冊,不直接被大眾取用。
一些技術性的問題(像1、4),在blog網路服務出現後已經敉平,剩下的就是資訊素養的議題了。

資料來源: Personal Home Pages as an Information Resource/Narsesian

星期六, 8月 19, 2006

公共圖書館心得 - 經費與人力普遍不足

  公共圖書館的參訪之旅可以讓人一次就學到很多東西,可惜沒有參加。「向認真的圖書館工作者致敬」一文刊載在中國時報(中華民國95年4月二十三日/星期日)B3版的「讀物文化-開卷周報」專欄,可以說是台灣目前各鄉鎮圖書館所面臨的環境的見證。

  台灣各地方圖書館受限於人力、經費、資源、和硬體建設的普遍不足,使得經營起來困難重重,可以說是地方自治裡最弱勢、最不受重視的建設;而且微少的經費還經常被挪作他用。並且受限於圖書館法的不完備,鄉鎮圖書館的館長只能就著公務員的「管理員」頭銜來做館長的工作。報紙上寫說「地方圖書館如能有一點點成績,靠的全是館員無私的熱情」,實在是最直截的註解。可惜目前台灣社會的資源都浪費和流失在藍綠的政治角力之中。

  各地方圖書館的工作者與志工們運用了各種方法來付出和延續他們的熱情。「宜蘭市立圖書館」與美國堪薩斯州黎霧市、加州馬德拉市結為姐妹市,獲得了固定的捐款與書籍;「屏東縣獅子鄉圖書館」鼓勵山區原住民的小朋友到館裡擔任義工,不但可以彌補人力,還能夠引導孩子們親近書籍、學習電腦;「台中縣大甲圖書館」減低借書限制、首創整班辦證到校服務、營造夜間光景、開放梁柱燈飾彩繪、經營讀書會、保存地方文獻、進行口述歷史訪問等,館長雷養德先生也身體力行地介紹地方文化、舉辦攝影展;「台中縣神岡圖書館」策畫神岡文化節、閱讀起跑線等內容豐富的活動,人文匯萃;「屏東縣長治圖書館」受理假日24小時還書、劃設周末電影院和無限上網區、並舉辦各種活動等;「宜蘭縣壯圍鄉圖書館」敬請許多機構來認養期刊和報紙、並協辦各種活動;種種的方法都是在人力與經費不足之下用心的努力。

  在「新的網路科技」與「圖書館不受政府重視」這兩方面的擠壓之下,台灣的公共圖書館除了冀求完善的圖書館法,更要願意為讀者努力,因為公共圖書館是社會上和人們心中必不可少的、書香匯萃的文化場所。


--
" I cannot keep your waves,"says the bank to the river.
" Let me keep your footprints in my heart."

星期五, 8月 18, 2006

Shock!「北門-淡大」公車漲價了!兼淺論網站設計

今天去淡水一程,回來時想說省錢,坐公車,沒想到今年7月1日漲價了!一共是三段票,要價36元,跟做捷運差不多了 Orz。
北門-淡大(淡江大學)中興巴士經營的公車路線,原本是從台北車站到淡水最便宜的大眾交通工具,我大學時代經常在車上睡覺晃著頭搖到淡大,如今此情此景已成往事。
----
回到家後,查了一下漲價資訊,發現中興巴士的網站設計漂亮,但滿不好用的(usability),呈現內容區塊太小,常常需要麻煩使用者使用捲軸。另一個問題是國內網站常見的問題,沒有給予獨立資訊固定連結,例如:「淡大-北門」的路線為一獨立資訊,除了應給與獨立頁面,也應該賦與(有意義的)固定連結,使其在網路空間被搜尋的到,並持續存在。每一個結點充分發揮自我描述的特質可視為網頁的基本精神。
因此我給了「悠遊網」比較高的評價,雖然這個網站並非每個版面精美,偶有粗糙之處。以下是悠遊網對自己的介紹:全方位的大眾運輸資訊服務網站,查詢公車客運路網、火車時刻、捷運資訊、飛機航班、藍色公路搭船資訊的好幫手…。沒想到台灣有這麼一個用心經營的優質網站!

星期日, 8月 13, 2006

如何補書系列(四):紙質藏品(Storage of Works of Paper)

國內有關紙質藏品保存的書籍並不多,最近讀到一本《藏品維護手冊:收藏家與博物館典藏研究人員必備(Conservation concerns : a guide for collectors and curators)》,當中有一部分有談論到這個主題,其他的主題像是相片、聲音記錄、油畫、古董織品、石器、傢俱、人類學物件等,所討論的觀點較偏向博物館收藏。審訂者是蔡斐文教授,我大二的時候上過她的課,受益良多。

書中提及紙質藏品的主要傷害是由光氧化作用、酸性物質移動、生物腐蝕、機械傷害,以及不適當的裝框和收藏引起的,並解釋引起各種傷害的原因,及傷害的徵兆,協助典藏者打造一個更好的收藏環境。總之,這是一本簡單明暸的入門手冊,值得圖書館典藏部門的館員一看。

星期五, 8月 11, 2006

參加了「數位圖書館發展」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ibrary )

2008.4.8 Updated:連結更新。
這兩天參加了台大舉辦的「數位圖書館發展」國際研討會,演講者一半為大陸旅美學者,一半為國內這領域研究的學者。一整趟資訊的饗宴下來,好豐盛,吃得有點撐,心得如果整理出來後再和大家分享。議程如下:

8/10(四)
  • 亞洲地區數位圖書館之發展(Digital Library Development in Asian Countries) / 陳雪華教授
  •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 for Indexing, Browsing, and Retrieval / Marcia Lei Zeng
  • Preserving Intellectual Resour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nd Open Access / Pei-Ling Wang
  • Digital Collections, Content Organization, and Interface Design / Xia Lin
  • Digital Library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 Foster Zhang
8/11(五)
  •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d Digital Libraries / Xia Lin
  • 從資訊生態談數位圖書館系統的發展(Digital Library System Design from Information Ecology Perspective / 陳昭珍教授兼所長
  • Metadata Interoperability/Marcia Lei Zeng
  • 資訊組織技術在數位典藏之應用(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on Digital Archives) / 林信成副教授
  • Studies of Web User Behaviors U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ransaction Logs Mining / Pei-Ling Wang
「數位圖書館發展」國際研討會PPT

星期五, 8月 04, 2006

星期三, 8月 02, 2006

如何補書系列(三):封面與書本脫落

在補書時經常會遇到封面與書本脫落的狀況,與脫頁、封面破損等情況相較,相當容易處理。常見的原因有:
  1. 書體本身過重。英文書大約是一千頁,中文書約是八百頁(差異是紙質的關係)。

  2. 封面紙質本身靭性不強。這方面的例子以各學校裝訂之博碩士論文為顯例,過去都以單簿的雲彩紙為裝訂封面,流通久了,折頁的地方或是黏著處就易完全脫落。

  3. (針線裝的)精裝本。精裝書的書體與硬殼封面僅由紙張相互連接,翻閱「關節」過多或取閱方式錯誤的話,就易造成斷裂的問題。這裡特定指針線裝可能僅是流通已久的巧合。







解決的辦法:利用3M的Scotch超透明包裝膠帶依原樣,重新連接關節處。(3M膠帶與其他不同的地方,在於它不會有受日光照射變質的疑慮。)

星期日, 7月 16, 2006

如何補書系列(二)

這是破損的膠裝書,與線裝書相比,膠裝書在閱讀過程裡容易受到破壞,然而製作成本較低,所費時間較短,很適合現在速食的時代,大量的印刷。當然保存的價值大打扣折。

另一個小問題是折頁,這問題常發生在圖書館的書上,在當下看起來或許沒「大」問題,但當書老態龍鐘、脆化易碎時,這是最容易斷裂的地方,補救起來會沒完沒了。請大家沒事真的不要再折書了!

最糟的地方是讀者自行用膠帶補救,將中間斷裂的部分黏貼起來。讀者殊不知自己利用了最壞的工具,再一次進行了破壞。

補救的方法是先將讀者貼上的膠帶撕去,要不然無法繼續之後的補書。幸好讀者當初在黏貼時大概是心虛,膠帶與書頁之間沒有到牢固的程度,才不致於再次破壞書籍。之後,再以白膠(南亞樹脂)塗抹在書背,黏接原本斷裂的結構。手掌於書背施以力量,並左右延展書籍本身,讓黏著劑充分發揮作用。最後,陰乾。

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對書極大的愛心與觀察。

(三):封面與書本脫落的狀況
(四):紙質藏品的主要傷害
(五):無法補救地步的書籍,風漬書
相關:傳統紙張與現在紙張(A Comparison of Paper)
〈修復珍貴古籍〉

星期六, 7月 15, 2006

中了分享的毒(談flickr的限制)

當初我是看了「上相片網站,用影像與世界對話」(在聯合新聞網),這篇關於網路相簿的介紹才選擇使用flickr的。內文形容flickr是「最酷、最能讓人第一次使用就驚呼連連的首選。它有強大而富彈性的相片管理能力,又提供能讓社群緊密交織的多種互動機制」,而「flickr的免費帳號提供每個月二十MB『上傳流量』,能建立三個分類資料夾」。看起來不錯?

最近我終於了解它的如山真面目了。這個免費的空間還是限制重重,它有一條限定是「Photostream views limited to the 200 most recent images」(引用自 Can I pay to keep more of my photos on Flickr?),結果我原本分享的本意被打了折扣,因為我只能分享最近兩百張照片,之前上傳的相片因程式擋在瀏覽者的螢幕背後。我另一個本意:利用它人提供空間及機制(tag等),管理個人資料,也不適用在免費機制的flickr上,我必需另闢蹊徑。媽咪說能省則省。

中毒已深,惡習難改。都怪我沒注意到這美麗包裝之下,藏有這麼厲害的行銷手法。

星期五, 7月 14, 2006

我與del.icio.us(共享書籤服務)

看到這網站今日的成功,心中百感交集。這個點子我在大二(2004年)的寒假曾經思考過。

那時在台北與淡水之間來回通勤,把自己常用的網站網址記下來是沒問題,但後來東西越學越多,這個小腦袋瓜已經不能負荷,再加上傳統管理書籤的方式不夠彈性,我用的很辛苦,很想改進這兩項缺點。

因此我想到了與del.icio.us相似的點子,把自己的書籤放到網路上,就能隨時隨地編輯。

我還想到了分享的概念,聯想到了圖書館學引用的概念。del.icio.us這類網站的趣味與成功就在於你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發現同樣對某一網站愛好的人士,延伸資訊搜尋的觸角及提高管理書籤的效率。這些需要可觀的使用人數。

台灣是個不太容易實現想像力的地方,再加上那時候我對於應用在網站上的程式語言不熟,也沒有資料庫的底子,光是想到這,我就放棄我的想像。另外,我也覺得那時應該早就有人開始在做這項服務了。結果還真的有,而且那麼的成功。真是百感交集。

是最近台灣有人推出符合華人市場的共享書籤服務,有興趣的人應該試試。

星期四, 6月 22, 2006

Opera 9(瀏覽器)正式推出

Opera 9(下載)正式推出,這是目前最小巧的瀏覽器,英文版僅4.62 MB。PC版去年(2005)九月開始免費,也有了中文版。

相較於IE及Firefox,Opera有完整訂閱RSS的功能,介面還ok。能管理帳密,第一次輸入後,可透過「魔術棒」直接登入,不用記一大堆帳密。其他不錯的功能:瀏覽及列印的頁面可以隨意縮小放大(這是為什麼它可以在手機這麼小的螢幕中呈現);會記錄上次瀏覽的網頁,在下次啟動時開啟;滑鼠瀏覽(Mouse gesture)功能…等。其他比較感受不到的如:上網時較安全、支援最新W3C的標準…。在Wikipedia中被人稱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以上部分功能Firefox則需另外安裝,麻煩。)

但台灣大多數的網站並不完全採用國際標準,使用錯誤標籤,在測試時也忽略各家瀏覽器之可用性問題,導致這類小眾的瀏覽器無法正常瀏覽網站。這也是微軟IE在瀏覽器市占率競爭中不當卻有利的招數

滑鼠瀏覽(Mouse gesture)指的是利用滑鼠按鍵及移動方式,來代表瀏覽網頁時的動作,如:按住右鍵,往左移動,再放開右鍵,就是「上一頁」,往右移,則是「下一頁」等等。

相關新聞及網站:
Opera 9 is go | The Register
Opera繁体中文维基

星期五, 6月 16, 2006

我與網站的開始

國中推甄上之後(哇!七年前的事情),老師交待一項給我和另一個朋友,我們要幫班上規畫一個網站,那時我對網站一竅不通,網路也只是正在發展中的新鮮。

我請教我的叔叔,他幫我買了這本書,我開始學習。雖然只是個小小的舉動,但影響了我接下了的生活,促使我對網路產生無比的興趣。

星期六, 6月 10, 2006

擦架:擦亮圖書館既有的服務

到處都會有灰塵,圖書館也不例外。所以需要擦架,讓書遠離污染與天然破壞。

我就要從淡江資圖系畢業了,在這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每個人,不論是老師還是業界,都想抓住趨勢,提供最好的服務;在這個領域的學生都不太有自信,不確定未來的方向,不認為自己可以為「資訊」做點什麼。

數位時代的來臨對我們這領域或許有如一場沙塵暴,讓我們看不清楚在漫天風暴當中本來已經矗立的建築。資訊服務的本質還是在人,從未轉變,就像最近風行的blog等web 2.0的服務,人的參與是最重要的關鍵。傳統的資工或是資管他們管理的是機械,面對的是程式碼,一開始從「人」出發的是資圖。在資圖系討論最多的不是書不是資訊,而是人們應該怎麼用,及怎麼受用,我們是資訊與人之間的橋樑。人類創造資訊,但不是每一項都有它的價值,或是得到它應有的價值,我們是守門員的角色。

今天在圖書館打工,我擦的不只是書架,還有旁邊提供查詢的電腦,還有防盜書的門禁系統,這些器材上面也都會有灰塵,需要被擦拭。而我心中真正關心的是正在一旁專心念書的讀者,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做事情發出的聲音很吵?他們覺得圖書館的環境舒適嗎?他們在閱讀的資料是他們想看的嗎?需不需要我的協助?

擦拭灰塵是小事一樁,重拾價值也不會太難,最難掌握的是人,是,這些變動的速度比科技更快。

星期三, 6月 07, 2006

Yahoo!新版首頁正式上線

2006.06.10 Yahoo!奇摩的新版連結真的不知道到哪去了~ XD
      想目睹為快的話,到Yahoo!看看吧。

今天早上看到的,應該是全球同步吧!不過,剛剛去Yahoo!奇摩看了一下,新版的連結不見。
新版還不錯看,終於把自己的服務突顯出來,放在頁面左邊。Ask.com則是放在右側,目前Google也正在研究改版。Yahoo!也終於把搜尋當作是主角,放在最醒目的地方,目的很明顯-.-。
我剛好在今天申請了Yahoo!的帳號,我想我漸漸喜歡他們的服務了,愛上網站真的是從介面設計開始的

星期五, 6月 02, 2006

圖書館裡的標準-條碼位置

最近在圖書館打工都在做盤點。有時候很累我會偷偷瞇起眼睛,手繼續作業。
是的,這不成問題,因為書上條碼的位置有一定高度,即使閉上眼睛,還是可以作業,聽到掃條碼器的響聲。這就是標準,方便(偷懶的)人來應用
偶爾,我會睜開眼瞄一下機器的紅外線是否對到,因為標準還是會有彈性。條碼有時候會因為避免擋住封面上的書名或是其他原因而變換位置,這也許延誤作業的時間,但大原則不變,條碼還是在封面的某一處。這就是標準。

星期日, 5月 07, 2006

如何補書系列(閔衛個人經驗談)


補書完成
Originally uploaded by Miniwei.
在圖書館,書須流通,書會被破損。典藏的動作之一是補書。

補書基本上只是經驗,做的越久手越巧,看得越多越知道怎麼補,像是不同的裝釘,同樣破損的情況,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些是學問,因為紙會老化(脆化),會受化學物質影響,補書的材料是必須經過選擇的。

這張照片裡面都是我們圖書館張阿姨的傑作,本來破破爛爛的書又重捨新的生命,能繼續被人翻閱閱讀,安然無恙,這是這個工作偉大的地方。

(一):前言
(二):膠裝書與線裝書,折頁
(三):封面與書本脫落的狀況
(四):紙質藏品的主要傷害
(五):無法補救地步的書籍,風漬書
相關:傳統紙張與現在紙張(A Comparison of Paper)
〈修復珍貴古籍〉

星期四, 5月 04, 2006

German<->English Dictionary


上禮拜一不小心看到兩個人在使用。雖然僅是匆匆一瞥,就讓我非常喜愛,印象深刻。
其中一個應該是在做德文課的作業,另一個是在圖書館自修德文。能在這麼短的時間遇到兩個人,顯見這個網站的內容及可用性(usability)受到大家肯定。

連結

星期一, 5月 01, 2006

20分之一秒決定網站生死

在最新一期的Behaviour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r-Apr 2006)中,Lindgaard等研究者指出僅20分之一秒使用者就能判斷喜不喜歡第一次看到的網站,真的!(原篇名:Attention web designers: You have 50 milliseconds to make a good first impression!)
這跟我使用網站的經驗還滿符合的,我一直不喜歡大家愛用的Yahoo!奇摩,從第一眼我就討厭,即使它的服務跟以前相比好很多。
---  ---  ---  ---
這是從經濟日報看到的消息。(原來他們會報導這類的消息!)
 

星期五, 4月 21, 2006

淡江大學圖書館的圖書轉贈活動

這學期開始,淡江大學圖書館開始有贈書活書,每週三、四固定下午的時間會把要過時、多餘的複本(已重複典藏的書本)等"值得淘汰"的書籍放在公開的場所供讀者拿取,希望「每一本書,都能找到合適的愛書人」。
一開始注意到時,有點好奇打算去看看,但心想應該都是些舊書,不值收藏。過了一陣子,朋友去圖書館打工時,順道和她一起過去看了一下,驚為天人,居然有我前幾天花了180元買的雜誌,當下,我和朋友把剩下的兩本都拿走,想和別人分享。最近又去了幾次,又發現一些自己需要卻不太方便購得的政府出版品:
《2004年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白皮書》
《2005年中華民國科學技術年鑑》(上面還留有圖書館加工後的條碼,我發現時特地請館員不要撕去,留作記念)
我想雖然不一定每一本書,都能找到合適的愛書人,但有幾本能就足夠達成這項活動的意義。
連結(淡江大學圖書館blog)


本來是想放一些關於書籍的連結,但OPEN政府出版資料回應網上什麼也找不到!驗證我說的「不太方便購得的政府出版品」>"<。

星期六, 4月 15, 2006

Google中文名稱定為「谷歌」

Google中文名稱終於定下來了,不久前我朋友才在問我說Google要怎麼翻才好,當下我沒有特別好的答案,覺得難翻,很難像可口可樂(Coca Cola)那樣音義皆俱。
這個定案名稱是差強人意,但仔細想想有一些道理,只是原來英文的趣味不見了。
網路上還滿多相關新聞,附兩則如下:

星期六, 4月 01, 2006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