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7月 16, 2006

如何補書系列(二)

這是破損的膠裝書,與線裝書相比,膠裝書在閱讀過程裡容易受到破壞,然而製作成本較低,所費時間較短,很適合現在速食的時代,大量的印刷。當然保存的價值大打扣折。

另一個小問題是折頁,這問題常發生在圖書館的書上,在當下看起來或許沒「大」問題,但當書老態龍鐘、脆化易碎時,這是最容易斷裂的地方,補救起來會沒完沒了。請大家沒事真的不要再折書了!

最糟的地方是讀者自行用膠帶補救,將中間斷裂的部分黏貼起來。讀者殊不知自己利用了最壞的工具,再一次進行了破壞。

補救的方法是先將讀者貼上的膠帶撕去,要不然無法繼續之後的補書。幸好讀者當初在黏貼時大概是心虛,膠帶與書頁之間沒有到牢固的程度,才不致於再次破壞書籍。之後,再以白膠(南亞樹脂)塗抹在書背,黏接原本斷裂的結構。手掌於書背施以力量,並左右延展書籍本身,讓黏著劑充分發揮作用。最後,陰乾。

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對書極大的愛心與觀察。

(三):封面與書本脫落的狀況
(四):紙質藏品的主要傷害
(五):無法補救地步的書籍,風漬書
相關:傳統紙張與現在紙張(A Comparison of Paper)
〈修復珍貴古籍〉

星期六, 7月 15, 2006

中了分享的毒(談flickr的限制)

當初我是看了「上相片網站,用影像與世界對話」(在聯合新聞網),這篇關於網路相簿的介紹才選擇使用flickr的。內文形容flickr是「最酷、最能讓人第一次使用就驚呼連連的首選。它有強大而富彈性的相片管理能力,又提供能讓社群緊密交織的多種互動機制」,而「flickr的免費帳號提供每個月二十MB『上傳流量』,能建立三個分類資料夾」。看起來不錯?

最近我終於了解它的如山真面目了。這個免費的空間還是限制重重,它有一條限定是「Photostream views limited to the 200 most recent images」(引用自 Can I pay to keep more of my photos on Flickr?),結果我原本分享的本意被打了折扣,因為我只能分享最近兩百張照片,之前上傳的相片因程式擋在瀏覽者的螢幕背後。我另一個本意:利用它人提供空間及機制(tag等),管理個人資料,也不適用在免費機制的flickr上,我必需另闢蹊徑。媽咪說能省則省。

中毒已深,惡習難改。都怪我沒注意到這美麗包裝之下,藏有這麼厲害的行銷手法。

星期五, 7月 14, 2006

我與del.icio.us(共享書籤服務)

看到這網站今日的成功,心中百感交集。這個點子我在大二(2004年)的寒假曾經思考過。

那時在台北與淡水之間來回通勤,把自己常用的網站網址記下來是沒問題,但後來東西越學越多,這個小腦袋瓜已經不能負荷,再加上傳統管理書籤的方式不夠彈性,我用的很辛苦,很想改進這兩項缺點。

因此我想到了與del.icio.us相似的點子,把自己的書籤放到網路上,就能隨時隨地編輯。

我還想到了分享的概念,聯想到了圖書館學引用的概念。del.icio.us這類網站的趣味與成功就在於你可以和志同道合的人分享,發現同樣對某一網站愛好的人士,延伸資訊搜尋的觸角及提高管理書籤的效率。這些需要可觀的使用人數。

台灣是個不太容易實現想像力的地方,再加上那時候我對於應用在網站上的程式語言不熟,也沒有資料庫的底子,光是想到這,我就放棄我的想像。另外,我也覺得那時應該早就有人開始在做這項服務了。結果還真的有,而且那麼的成功。真是百感交集。

是最近台灣有人推出符合華人市場的共享書籤服務,有興趣的人應該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