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31, 2007

網路使用者行為-社會文化層面(socio-culture perspective)

古意
古意,
uploaded by Minwei閔衛.
以往較少完整且有系統地探討這一個面向,較缺乏實證的研究,目前的討論多屬理論性質(詳見Martzoukou, 2005)。目的是要了解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對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群體互動下的影響。由於涵蓋的範圍及牽連繁多,限本文篇幅,僅就散見在探討個人行為之文獻中的實證,歸納成兩項觀點

(1) 網路可視為與社會互動的管道之一
傳統上,網路是一個大型的資訊檢索系統,一個資訊組織的工具,一個溝通的管道(Reih, 2005),人們利用各種方式尋求自己想要的資料,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方式包括了郵件論壇(mailing list)、BBS、社群網站(如: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PHP)讓有共同興趣的使用者聚集起來分享在網路上或實體生活中得到的資訊與心得;還有專家網站,如:About.comAllExpert、專門的blog等,利用深入的專業知識吸引有志一同的資訊尋求者與領域專家聚集在一起,詢問、討論及接收新知等;另外還有近幾年熱門的維基(wiki)模式、即時通訊(如:MSN)、社會化書籤管理工具(如:del.icio.us)等這些都能表現網路是人與社會互動的一環。

(2) 實體社會文化經驗會轉化為與機器(網路、電腦)的溝通
Callahan(2004)在他的文章整理了Reeves & Nass(1996)書中的論點,討論到人們對電腦的態度,應該是面對社會互動者(social actor),而並非僅是工具而已。人們會期待與電腦的互動必須尊循與人互動的基模(schemata),如果違背了這層互動關係,就會被使用者認為不友善,影響使用時的心情與效率。這也是為什麼系統設計時,需要測試評估,另一方面,介面設計上出現許多建議準則(guidelines)。

目前討論最多的是語言方面的效應。Hillier(2005)綜合各家說法指出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摻雜了社會脈絡的薰陶,文化會影響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對文字(片語)的詮譯等。小至翻譯的動作,都會牽扯到專有名詞、術語、俚語或是縮寫上的表達等問題,文化影響我們有意志的行為,但其影響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不自覺,每個人皆以文化作為觀察世界之本,就像載上一層濾鏡片一樣。

再進到另一層關係,使用者同樣也會期待什麼樣的網站應該要符合某些特定社會或文化的規範,例如:前文提過的網路書店的使用者,會依照原有書店類分類方式尋找書籍,電台網站應該可以線上收聽等等;使用者同時也會期待某些特定資料出現在網站之中(Bond, 2004),因為網站的母機構(或個人、團體)在社會上不僅有某方面的功能,還有與使用者互動交流的關係,例如:淡江大學網站應該有自己的招生資訊、線上遊戲公司的網站應該有自己產品的相關資訊等等。

Callan(2004)說明現有的一些文化理論模型: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金字塔模型(pyramid model)、和洋蔥模型(onion model)等,提醒著我們文化上有些特徵容易被發現,例如:語言和時間日期的格式、文字的方向,然而像是會話慣例(speech conventions)、心智模式或隱喻等就非一蹴可幾,還需要更細膩更完整的研究來加以了解,去發現不同文化、不同社會下的世界。
參考書目(Reference)

星期六, 3月 24, 2007

網路使用者行為-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

bazille01

認知風格指的是每個人獨特性格,慣於組織、詮釋及學習資料的方式。個人獨特的認知風格在資訊尋求過程裡會不斷地影響使用者,並反應在實際行為上 (Wang et al., 2000;Chen, Magoulas & Dimakopoulos, 2005;Harrison & Rainer, 1992)。Wang et al. (2000)將認知風格可能帶出的行為(behavior)歸納為使用者的思考(thought)、搜尋策略(search strategies)、決策(decision)、問題解決(problem solving)、和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而尋求過程中與介面的互動則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情感狀態(affective state)。

評量認知風格的檢測方式有很多種,檢測的面向也不盡相同,最常被網路使用者行為領域拿來當評量標準的是團體藏圖測驗(Group Embedded Figure Test),此測驗能識別出使用者在周遭環境或脈絡影響下,對於資訊理解以及感知的差別。此測驗將個人區分為場地依賴者(Field dependent, FD)及場地獨立者(Field independent, FI) (Martzoukou, 2005;Chen & Macredie, 2002;Kim, 2001)。

Kim(2001)的研究指出認知風格的差異在初階使用者(網路知識較少)的身上影響較明顯,FD花較多時間在搜尋及接下來的動作,但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在資深使用者身上則看不到這樣的影響。Chen et al.(2005)的研究則指出FI及FD在網路目錄服務使用者介面上偏好的差異,探討的範圍包括結果的排序方式、螢幕顯示、版面配色等等,就LycosGoogleAltaVista這三家提供的目錄而言,Google是唯一可以迎合FI與FD兩類使用者的目錄服務,實驗結果顯示使用者利用瀏覽的方式在Google的介面下較快完成研究者所交與的作業,他們推測因為Google的介面簡單清晰,只顯示必要的資訊,另外,FD與FI的使用者對介面的好惡也不同,FD的使用者較不喜歡AltaVista,FI的使用者則較不喜歡Lycos。

在搜尋策略的部分也有研究談論到,Rieh(2004)發現部分受測者會在網站搜尋時把「news」、「paper」等資料型態名稱當作檢索語尋找資料,而非利用資料的主題。當欲尋求之資料出自於某機關團體時,部分人士直覺會去官方網站看看(Bond, 2004)。另外,Rieh(2004)的研究指出使用者所認定的搜尋成功,並非一定要確實完成心目中的作業(task)。由於時間的限制或是本身作業的複雜程度,使用者只要知道如何返回到目前的搜尋進度,並可在下次持續進行,便認為是搜尋成功。

心智模式在與網站介面互動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Preece(1998)在她的書中引用到Norman & Draper(1986)所下的定義:
當我們與任何事物產生互動(不論所處的環境,或互動的對象是其他的人們或科技產物),我們自己內在會形成某種互動的「心智模式」。…,它成為提供我們預測及解釋我們互動行為的基礎。
換句話說,使用者在成長過程中與外界不斷的溝通後,對於眼前的事物會認為有既定的長相、既定的反應,會預想可能發生的狀況和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有研究者發現,使用者與網路互動時,會依循先前相關的認知/心智模式與網站互動,其中一部分是來自於與人、社會互動所影響的認知,例如:網路書店的使用者會模擬實體書店的情境來尋資料(林珊如、洪曉珊,民88)、使用網站選單(menu)時會對照實際生活中單位組織的架構(Gullikson et al., 1999);另一部分是來自於與現有(熱門)網站介面互動所影響的認知。心智模式是一個長時間的累積,與社會及文化的關係密切。

認知風格在四個層面當中是最貼近個人心理及使用行為的因素,但在分析討論時,也不能忘了其他三項因素對於使用者的影響。
參考書目(Reference)

星期日, 3月 11, 2007

Blog出現之後

這篇文章去年十二月時就想寫了,但覺得自己還想得不夠。先這樣吧~

Blog是個名符其實的有機體,不斷地借助每個人的力量發展。因為有了「部落格觀察」,部落格有了個參考性指標,讓部落客除了專心寫內容,得以關心網民的喜好,同時也增加了部落客之間交流的管道;因為有Mr. 6大力地推銷華人世界的Web2.0產品,中時舉辦華文部落大獎,使得中文的網路世界不至於太寂寞,付出的人得到關心與迴響;因為有依內容置入廣告的Google AdSense,部落客得以因內容的價值有長期經營之道,Google也順勢善用長尾理論矗立起競爭者難以突破的高牆;因為有長期使用者(愛好者),…;因為有彎彎、,或許每個人的出發點是為了個人的愛好,記記自己喜愛的食物、心愛的歌曲有趣的漫畫…,但公開分享的同時,無形之中提供了資產,幫助了尋求資訊的第三者。

根據Technorati的調查,Blog的成長量得以用「狂飆」來形容,更令人激賞的是有人靠Blog創造了事業賺錢(Business 2.0的報導部落格賺錢高手艾林頓/羅耀宗),而且有人不斷地創新點子。也因為商業機制的確立,引來了作者及商業組織的垂涎,建立起龐大的部落格網絡,搗亂搜尋引擎的排序,吸引不知情者點選頁面中的廣告(詳見Spam + Blogs = Trouble,稍嫌冗長的文章)。

看來資訊素養在權力下放的現在越顯得重要,思考與觀察(洞察)的能力更是每個人在瀏覽網站應具備的。

星期六, 3月 03, 2007

網路使用者行為-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

落羽松
落羽松,
uploaded by Minwei閔衛.
一般文獻在討論情境因素時會和另一個概念—脈絡(Context)有所區隔。脈絡通常範圍層面較大,探討人在時空背景底下各個面向、意義所組成的架構,其中可以包含多種情境(situation),又可再區分為脈絡中的資訊尋求(information seeking in the context)、資訊檢索中的脈絡(contex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Rieh, 2004;Cool & Spink, 2002)。情境則指的是使用者尋求資訊當時所處的持續變動環境,Wang et al.(2000)認為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作業(particular task)、資訊需求(information need)和使用者的知識(knowledge state of the user),每項因素皆有其重要性。文獻中通常會以單一或多個因素為變數歸納出使用者的特性(有些配合認知風格特徵的狀況),實驗評估其影響力,或是以相同的脈絡為前提探討其中不同狀況的情境,如:家庭(Rieh, 2004)、工作(Choo et al. , 2000)、學校(Robins, 2002)。

像Tombros(2005)針對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task),要求使用者判斷:尋求過程中介面上哪些元素是評估的依據,結果發現除了內容(content)、版面(layout)、來源(source)是一般通用的評估依據之外,主題背景作業(background tasks)會強調連結 (links)的重要,決策作業(decision task)需要的是視覺資料(visual clues,如圖、表)、數據資料(numbers)及資料的深度(scope/depth),清單作業(list task)則注重連結及檢索語(query terms)。Robins(2002)的研究則有個有趣的發現,雖然他將可用性實驗(usability survey)的脈絡限定在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圖書館網站上,並設計在網站上得以找到資料的作業,但是使用者在搜尋不到或不知如何搜尋的情況下會去尋求其他網站,設法找到資料。Kim(2001)則在她的研究中指出已知項目(known-item)作業上,初階使用者較資深使用者需要瀏覽更多的鏈結點(nodes),然而在處理主題作業(subject task)的狀況下兩者的差距不大。

Wilson(2000)依據前人研究的推論,認為不同資訊需求的使用者在網路上有不同偏好的資訊行為。研究領域已完整發展的使用者會趨向獨立使用搜尋引擎或線上搜尋系統,但研究領域較廣泛或跨多個領域的使用者還是需要技術性中介者(skilled intermediary)的服務。Martzoukou(2005)指出目前的關於資訊需求的研究多半以量性為主,稍嫌不足。

一般網路使用者的研究裡,會將使用者的知識區分為領域知識及網路知識(如:使用經驗),不論是缺乏那一方面的知識,都會形成簡要為先(brief-first)的模式:廣泛地瀏覽資訊,而心中又無特定的「方向感」,導致迷失(lost);反之,若擁有某方面的知識,行為上就顯得比較有方向感,往特定的目標行動,如:擁有領域知識的話就能採用比較符合需求的檢索語,較容易重新組合檢索語,並以專業的角度評估網頁、或選擇較相關的連結等;擁有網路知識的使用者則是以一般性原則評估網頁及搜尋結果。當無法找到相關資料時,也會使用較複雜的搜尋方法(Jenkins, 2003;Höscher & Strube, 2000;林珊如,民91;Kim, 2001);擁有兩者的使用者可能會直接前往相關主題的網站,較常更換搜尋策略,比較不常使用「上一頁」的功能(Höscher & Strube, 2000)。研究指出不論是什麼樣的使用者,皆會在尋求過程中反覆確認研究者提供的問題(question/task),並且可能因為誤解問題本身,而在搜尋中遺漏正確有效的網頁。一般皆認為網路知識影響尋求行為的程度較小,因為使用者在互動過程當中會不斷累積相關知識(如:發現搜尋結果呈現的資料項目),進一步注意自己的搜尋技巧並改善之(Bilad, 2002;Rieh, 2004;Wang et al., 2000)。這些對網路的知識進而形成使用者對網路應用服務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情境因素就使用者而言,是表現在外的變動因素,因為它的變動性,研究者時常將它設計好固定下來,但也造成某些研究者的質疑:在非自然狀況下的情境中,研究者其實無法探究真實世界的使用者,應以歷程追蹤方法記錄使用者行為。

參考書目(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