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31, 2007

網路使用者行為-社會文化層面(socio-culture perspective)

古意
古意,
uploaded by Minwei閔衛.
以往較少完整且有系統地探討這一個面向,較缺乏實證的研究,目前的討論多屬理論性質(詳見Martzoukou, 2005)。目的是要了解使用者的文化背景對資訊尋求行為的影響,以及與社會、群體互動下的影響。由於涵蓋的範圍及牽連繁多,限本文篇幅,僅就散見在探討個人行為之文獻中的實證,歸納成兩項觀點

(1) 網路可視為與社會互動的管道之一
傳統上,網路是一個大型的資訊檢索系統,一個資訊組織的工具,一個溝通的管道(Reih, 2005),人們利用各種方式尋求自己想要的資料,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方式包括了郵件論壇(mailing list)、BBS、社群網站(如: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PHP)讓有共同興趣的使用者聚集起來分享在網路上或實體生活中得到的資訊與心得;還有專家網站,如:About.comAllExpert、專門的blog等,利用深入的專業知識吸引有志一同的資訊尋求者與領域專家聚集在一起,詢問、討論及接收新知等;另外還有近幾年熱門的維基(wiki)模式、即時通訊(如:MSN)、社會化書籤管理工具(如:del.icio.us)等這些都能表現網路是人與社會互動的一環。

(2) 實體社會文化經驗會轉化為與機器(網路、電腦)的溝通
Callahan(2004)在他的文章整理了Reeves & Nass(1996)書中的論點,討論到人們對電腦的態度,應該是面對社會互動者(social actor),而並非僅是工具而已。人們會期待與電腦的互動必須尊循與人互動的基模(schemata),如果違背了這層互動關係,就會被使用者認為不友善,影響使用時的心情與效率。這也是為什麼系統設計時,需要測試評估,另一方面,介面設計上出現許多建議準則(guidelines)。

目前討論最多的是語言方面的效應。Hillier(2005)綜合各家說法指出學習語言的過程同時也摻雜了社會脈絡的薰陶,文化會影響我們使用語言的方式,對文字(片語)的詮譯等。小至翻譯的動作,都會牽扯到專有名詞、術語、俚語或是縮寫上的表達等問題,文化影響我們有意志的行為,但其影響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不自覺,每個人皆以文化作為觀察世界之本,就像載上一層濾鏡片一樣。

再進到另一層關係,使用者同樣也會期待什麼樣的網站應該要符合某些特定社會或文化的規範,例如:前文提過的網路書店的使用者,會依照原有書店類分類方式尋找書籍,電台網站應該可以線上收聽等等;使用者同時也會期待某些特定資料出現在網站之中(Bond, 2004),因為網站的母機構(或個人、團體)在社會上不僅有某方面的功能,還有與使用者互動交流的關係,例如:淡江大學網站應該有自己的招生資訊、線上遊戲公司的網站應該有自己產品的相關資訊等等。

Callan(2004)說明現有的一些文化理論模型:冰山模型(iceberg model)、金字塔模型(pyramid model)、和洋蔥模型(onion model)等,提醒著我們文化上有些特徵容易被發現,例如:語言和時間日期的格式、文字的方向,然而像是會話慣例(speech conventions)、心智模式或隱喻等就非一蹴可幾,還需要更細膩更完整的研究來加以了解,去發現不同文化、不同社會下的世界。
參考書目(Referenc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