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19, 2008

Beta:10 網站流量分析與網站設計(Note)

52嶺腳瀑布

from Minwei.
這篇僅是蒐集來參考用的文章,未做深入探討。

網站設計的宗派/作者:Alan K'necht
這是2001/5/28 發表在中文cnet的文章,內容已經移除,我有找到網友的「備份,不過這些是放在網站(架構)下來談的議題,我想很多的文獻還是應該從虛擬實境來著手才是。
--
網站流量分析的文章
善用網站流量分析讓你的網站起死回生
應用網站流量分析的初級認識文章。

Using Google Analytics for Improving Library Website Content and Design: A Case Study
溫老師上課提過的,你看過了嗎?值得一看。

PV退休、WV攪局,最棒的網站排行榜在哪?
討論一般用page view分析網站效益的缺失,是篇blog文章。

星期五, 6月 13, 2008

資訊行為的未來方向(My view of Info Behavior in the future)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 Case, D.的第11、12章以不同的職業、角色、人口統計分類討論各種「區塊」的族群的資訊行為,並展現了不同研究在蒐集資料方法上的多元性及成熟度(也顯示他們的研究經費充足吧!)。以下討論在這個分類架構下或本書寫成時所缺乏的細節

1. 不同個體的資訊行為
依Case的討論會不容易看到個人特徵(如情緒、Sense Making)、人際(Interpersonal)、情境(Situational)、文化體制(Structual)的影響。例如:科學家與低收入戶的資訊行為與需求必定有很大差異,這個資訊情境上的差異更可能造成個體在行為上差異,如:更會使用工具組織資訊;利用人際間資訊的頻繁程度、依賴程度;接收資訊量的多寡;解決問題的深度與難度等等。

不過我也承認這一塊的知識的確較少,研究者也比較不迫切想要了解。(不過網路的發展卻讓「社會」因素成了一個很好研究的單一題材)

2. 缺少網路使用的討論
本書完成於2002年,彼時關於網路使用的研究的確較現在少許多,不過從他的文章脈絡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捨棄且無意經營這方面的文獻。例如在討論到病患的健康資訊行為時(p.264),有論及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健康資訊行為的研究日趨重要,但他沒有提出任何當時可以找到關於網路使用的文獻。我想這是再版時,值得注意的一塊。

3. 資訊的Output
我這裡指的是資訊是如何被組織、生產及分享,是giving的概念,人際之間正式/非正式的傳播。因為不論是哪一區塊的群體,都可以發現人際之間的資訊是最大的資訊來源,卻沒有人討論這個資訊來源的源頭是怎麼形塑、傳播的。但我也認為這類研究先天就是很難設計的研究,所以在這本書中也沒有被Case充分討論。(不過也很神奇的,網路讓「Blog分享」變成一個很簡單的題目)

星期三, 6月 11, 2008

Beta 9:知識管理(系統)與人性

以下是5/17在世新的演講內容,有叡揚資訊及陳永隆先生的分享

第一場是 GSS叡揚資訊在知識管理系統的分享,題目是Enterprise 2.0與知識管理-以Vitals/KM客戶應用為例。他們說KMS是要服務各行各業的,是靠「人」來完成軟體服務,所以成本上和傳統的製造業或IT產業很不一樣。需要去觀察客戶平常日生活知識的互動機制,最近在系統中開始推出個人化服務及tag的概念,對產品銷售的成長有顯著的幫助(這一點值得商確,是大家開始越來越了解「KM」想要導入,還是大家看到一個他們想要的系統)。他們有提到運用open source做混搭(Mesh up),這一點我很好奇。叡揚也擁有一些專利:US 6,167,367、中華民國196584號、231907號。也利用產學合作開發一些加值的應用:用自然語言產生關鍵詞、摘要(目前期待詞庫能有多國語言,引擎能自我學習)。

相關網站:
經濟部工業局提升資訊軟體品質(CMMI)計畫網站
知識管理實作-行政知識網

第二場 是陳永隆先生在導入知識管理系統的心得分享。KMS要一百萬。他總是用數據來證明KM與組織績效的關係,在推廣時要說明是導入系統是組織全體受益,知識庫、社群、專家在KM之中的重要性(這讓我想到台灣棒球維基館)。他推薦《啟動你的KM引擎》這本書。而圖資領域的我們應視「知識移轉」、「知識行銷」為專業能力。

系統,組織文化,人性,是三個難以整合的要素(這是我說的)。

星期一, 6月 09, 2008

跨領域的溝通(Interdicipline)

跨領域的溝通是需要時間與等待

跨領域的溝通是我最近很有興趣的題目。我本身是圖書資訊領域的學生,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其實我們的研究發現,是有越來越多跨學科與跨領域的合作,這些合作開啟科學、人文學、社會學這些領域新的方向。經過上次在5/3性別與醫學教育工作坊的觀察,我再分享幾個未來任舊會遇到的問題

不應是分享背景知識:這個共識是,不同領域專家聚在一起的目的不應是分享彼此知識上的落差(在事前已經其他教育或討論,可以藉由知識分享的平台等),而是分享我們可能的共同解決方案。這些背景知識可能不應該放到今天的討論範籌,像是那天有許多不懂性別的人在發言,讓討論常常因為跨領域的無知而中斷,反覆說明一些核心上對性別不同認知所造成的詮釋。

不只是尊重,而是信任:信任對方的專業在某方面是凌駕在自己之上的,更甚者,認為自己的專業非專業,因為專業造成侷限的視野。

每個領域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至於是否該獨立一門課實在是值得討探的問題…。大部分醫生們談的融入現有教學有點落入「醫學優先」的思考,他們是尊重了性別差異的存在,但是他們似乎不相信性別在行為影響上決定性關鍵。

性別是個深受社會與文化價值影響的議題,在本次的工作坊當中,常常會看到醫療工作者嘗試用性別的角度去反思過去的醫療與教學經驗,卻還是用「科學」方法與模式去詮釋、闡釋他們所看到的問題,但這些依舊不是性別工作者心中的終極目標:了解個別差異,善待個別差異。對於醫事人員這的確是需要極大的改變及付出(在各行各業也是如此),才能讓我們呼吸時也是自由的,嗅不出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