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但真正難搞的還是在人心。
今年11月,發生了一件對於我國資產極度傷害的事件。故宮珍藏品龍藏經多年來數位化的心血結精遭人監守自盜,圖謀私人的口袋。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文物典藏的損失或許其次,重要的是我國在典藏政策執行上出現了紕漏。這麼重要的數位化文物,如何可以任人隨意或輕易複製並且攜出,管控的流程如此粗糙便宜行事,是不是太小看這些文物的重要性,或太小看人類心中對資訊的貪念?
上面的情況僅是對內部機構產生較大影響,對於外界的影響或許事小,姑且再舉「博客來」的例子。
博客來從?年開始不斷「擴大」,擴大本身的營業範圍,擴大原本的分類系統,整個系統越來越龐雜繁複,該注意的細節越來越是支微末節,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根本的事實是,他們對於原本採用的metadata堅信不移。這種堅信不移不知道是出於人的問題,還是系統的問題,但是造成的問題方向一致,就是讓人永遠感覺到這個網站服務不夠好,即便他已經站在一個不錯立基上。
或許你會說,博客來已經逐年進步,二~三年就會提出新的服務,如:書影、松鼠窩、會員制…,但其中多半偏離資訊本質,有些是其他人早就在做的服務順應趨勢,有些只是支微末節的商業行為。他們的根本問題是,從未徹底檢討過這些多元的內容物本質與他現行的metadata合不適合,又應該如何去對未來發展做出有前瞻性的系統設計。
問題就一直擺放著,發酵著,所以我們總是無法感受他的服務,使用時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卻又總是說不上來,多數人上去逛只是為了撿便宜。與Amazon相較,他越來越無法讓人形成強烈的品牌印象,無法說服人們多花時間在他們網站上面,對我而言,這是多麼可惜一件事啊,尤其對比他現在如同百貨公司行銷的商業策略,對比Amazon在電子書市場的領導地位。本來一個有前景的網站,變成任何人只要有心就可以超越的網站(這件事要長時間來看,非區區5年或10年)。
因忽視資訊本身而對內外造成重大影響的例子又如「歐債問題」。
歐元區的建立之初本來就存在許多隱性導火線,如:各國舉債比例…,這些導火線平時不會浮現問題,各國可以相安無事,不過一旦金融的資訊流(通常稱「金流」)產生重大變動時,導火線自然一一浮出臺面,甚至引爆,如同2008年底美國金融危機。但我們事後來看,這些導火線其實本來就存在已久,是歷任歐洲領導人不去正視這些基本問題,缺乏遠見,又粉飾太平,是因為人心對資訊視而不見,資訊也只能藉由自己的力量盡責地完成使命。(詳見這篇新聞「狄洛:歐債危機,歐元失天有缺陷」)。
人心的複雜尚不只如此。(後篇)
2013.01.07 update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