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31, 2014

古中文字無性別歧視(No Sex when we talk about chinese character)

IMG_0065
from Mingway's flickr.
中文字是無性別的,如果我們願意這樣相信,就我現在理解的甲骨文,裡面是無性別的,只有對形體或動作地描繪,不帶有任何評斷或建議。


不敢篤定的說是因為,最古老的甲骨文發現的時候,已經失傳許久,其中許多智慧雖然透過金文小篆傳承下來,但那可能是加上後人的編造、曲解或想像,所出現的形體可能轉換成以男性主導的文字色彩。明顯的例子是,現代中文裏我們所使用的「你我他」與「妳我她」()。
我在這裡說「可能」「或許」,畢竟我不是古中文字學家,我僅是就我所看到的資訊與甲骨文形體來說明我明白的甲骨文。

在清末以前,是不以性別區分的「你」與「妳」,或「他」與「她」,但在我們西化以及現代的創作中,我們利用中文的形聲原則創造了「妳」「她」的新字,而且漸漸普及至人民的生活當中。說的更深一點,「你」「他」的出現也是形聲字,是漸漸發展出來的字,用「尔」與「也」的形符來描述除了我以外的指稱關係,在古時候中國人則是較經常稱「汝」(或女)與「爾」。而我猜測使用這些字也非與字的本意有關,只是借其音,而這個音也是從其他當時的方言而來。也就是說,當只有我(族)時,我是不需要指稱其他族群的。如同,達悟的意思是人,外人誤以為是這個群族的自稱。

這樣的文字發展歷程基本上說明,我們的文字被西化以及沙文主義越綁越嚴重,而中文字的廣度與海涵在這樣的發展中也演譯地清晰明白。以下是我朋友(Sheep)寫過關於德文的中性名詞的說明:
看過德文系賓果。其中有個梗就是
『褲子是母的,啊啊啊啊啊,裙子是公的,啊啊啊啊啊,小女孩不男不女,啊啊啊啊啊,考試又完蛋了』
聽起來,德文的名詞很難界定公母(確實也沒錯),等等,還有中性(難搞)。中性的定冠詞das,不定冠詞為ein。先看看Langenscheidt德文字典怎麼界定中性名詞的規則吧。
字典是用字尾分類先來說明:
第一,字尾是-chen, lein
大變小或是未成熟的就是中性。例如:Brüderchen/小兄弟(只能用在沒有瓜熟地落的唷)Mädchen/小女孩,Würstchen/小香腸,Vögelein/小鳥。不過人家是加上性生殖器(不管動物植物)變成某種(或多重)性別,但這卻是加上字尾變小,還沒有成熟唷(意味去掉字母反而等於成熟?)
第二,字尾是-um(起源自拉丁語,但有例外)
好吧,拉丁語是原型,就像沒有長大一樣,是中性有道理。如:Datum/資料,Zentrum/中心,中央… by Sheep
後面還有第三、第四點的原則。關於如此複雜的設定與性別區別,不但有陰性、陽性,還要有中性,老實說,這樣的語言對我習慣中文的人來說,有一點點困擾。不是我不想區分老鼠蟑螂的性別,而是原來在學習的當下才明白要為他們區分性別,真的很可愛,不但想要區分彼此的性別,也想為其他生物非生物區別,我們真以為自己是神吧。
關於中文字無性別,當然我們可以說是因為中國古代女性少參與政治或權利,所以在語言上不須做指稱上的區別,但我比較相信的觀點是,中國古典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不是說女性不該有工作權或經濟權,或是哪一種性別適合什麼或不適合什麼,而是內外的觀念同時也被西化的時候,我們先入為主誤判了許多中國古老智慧,轉而相信在中國也需要男女平權這個事情,基本上我不太能理解之中必然需要的批判與評論。(又例如:達悟族也是男主外 在外補魚冒險,女主內 在相較安全處編織種田)

這樣的說明不是在否認清代「纏足」或宋代以降「貞節牌坊」的存在事實,而是想說明在古中國或許是男女平權的可能性,但女性在政治與文字書寫的弱勢上,讓這個現象不能被我們想像或揣測,轉而比較相信我們的路徑也如同西方一樣,以致於我們願意相信纏足是非人道的行為,貞節是貶低女性自主的身價,反而失去其他可能的解譯觀點。

另外,還是得說明,我如此觀點尚在形塑中,證據尚且不足,歡迎批評指教。只是遙想當年古人在稱「汝」與「爾」時,我相信那是對於自己出身於女性的尊敬,而我們後人忘了,甚至編造了更沙文主義或性別意識的文字,我想那是我們集體選擇遺忘或最終的錯誤判斷。

回到最初,用心看甲骨文,智慧還在原來的地方,我們可以選擇記憶起來,走自己的路,不跟隨西方主流思想而飄盪。


女部字文化現象探討
http://mypaper.pchome.com.tw/mia69326/post/1301385296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