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要比「現在」更便利?更舒適?還是更節省時間?
還是希望有個機器「聽」我們說話?「陪伴」我們?
每個人都有孤單的時候,寂寞則常常盤據都市人心中。上一篇我討論的是觀察到的Facebook現象,許多人(如:商周)說她是丈著人心中的寂寞而建立起王國的,速度之快已非當年蒙古帝國向世界的侵略可比。
我觀察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沒有更加強的連結,大家還是過著自己身邊的生活,我們只是純粹地「找」到了那個人,甚至談不上找回當年的情誼,沒有人因為Facebook更了解身邊的人,只是明白了他身上現在的標籤。這是一種文化因果或民族的性格。書籍好像反而讓人更靠近一些,至少與作者多了許多文字間想像的空間與時間,電影似乎也是,至少讓我們視覺停留了許多美麗又經典的畫面,廣播似乎尚可以撐出聲音的連結,但電視少了,網路上更少。是不是也說明了科技與人類文明的歷史需要許多的時間來陪伴?(最近讀了一本書說明了這點。)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更便利?更舒適?更節省時間?
我們會因為更便利而更了解自己嗎?我們會因為更舒適而去架構更適合其他生命的環境嗎?
我們會因為更節省時間而更去與自己的同伴相處?與自己的伴侶聊天?
如果有個機器會聽我們說話,給我們人生解答、心靈解藥,陪伴著我們,那我們是不是還是人類呢?
人心真恐怖啊。
Designing The Digital Experience
這已是多年前 David King 所寫的內容,說明什麼是digital experience,如何由三種方式或途徑(結構、社群、消費者心態)試圖找出最適切的使用者的體驗設計。這樣的分析不外乎是要給機器更接近人類的途徑。
但現實當中我們真的需要那些冰冷的機器嗎?我們讓那些機器變得有趣、有「溫度」、能擁抱的感覺,而去遺忘那些細鎖與人類相處的細節(我寫的雜文),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的我對於這樣的努力與用心無法認同,以及深深地無力感。以下是無意間看到別人寫的(請原諒我忘了留出處):
無意間踏入了台東沿海阿美族部落的土地~是我最大的收穫~如果說設計數位體驗同等於在設計一個人類,揣摩一切一切人類原本生活所需,那麼我們都該明白我們要的是好好生活,而不是好好數位生活,再多的數位,都比擬不過一個人,雖然他可能複雜了一點。
在那裡沒有便利的交通~沒有很多高科技的產品~
沒有走到下一個轉角就有的超方便便利商店~(可能要開車騎車才到的了)
但是那裡有~就算你有錢都買不到的"生活智慧""開懷大笑""最純粹的關心問候""鄰居老人家送來的山珍海味".......等等~多到數不完的滿足~我都在那裡得到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