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 中篇
內容摘取自 張信哲 先生與punchline的對談文稿。
在美國市場,對串流音樂產業對話的是 那些銷售量數一數二/第一線的藝人,例如:Taylor Swift、Beyonce、U2。在台灣,以往還在責難P2P或盜版的年代還可以聽到 周杰倫等人出來說些話,但現在已經沒有一線的藝人對串流音樂喊話了。
這個事實傷害的是創作者,創作者的活力/創作力是讓這個市場是否還得繼續存在的關鍵之一。而通常涵納越多樣的創作會反應在音樂層次與市場的深度上。
所以張信哲先生認為「問題出在台灣太封閉了,現在的台灣音樂缺少攻擊性,這個攻擊性就是說,現在台灣新一輩的音樂人,他們很愛音樂,也很享受音樂,但很多都是做自己爽的,不在乎別人聽不聽得懂,不在乎市場接不接受,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相對來說,在我看來,就少了主流音樂該有的攻擊性,這會讓台灣的音樂愈來愈偏小眾,愈來愈不主流,也愈來愈地域性,變成沒有辦法去打開其他的音樂市場。」
先前在澳洲墨爾本時和來自越南的室友聊天,我們共同的話題是 那些年在越南紅極一時的臺灣藝人。在十五~二十年前,在我們還在成長的年紀,那時候的臺灣/香港音樂是輸出到越南的,好多好多的人在越南等著翻唱那些歌;環珠格格在越南好紅好紅,直到現在林心如、趙薇都還有影迷在追他們的作品。
我也聽了室友分享的越南流行音樂…
我並不認為能夠輸出影音作品就是文化強國或應該可以多賺取金錢報酬,就現在網路的觀點,這類的創作僅僅只是分享一種世界觀/樂曲模式/視角,世界上的人口這麼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與靈魂需要被愛與照顧,很難說應該用相近的文化或什麼其他特別的文化來滋養。只要有網路,就是一個既全球又在地的狀態。
內容摘取自 張信哲 先生與punchline的對談文稿。
唱片市場是真的死了
唱片市場是真的死了,但音樂沒有死,甚至反而更蓬勃,就覺得以前有點像是被唱片公司綁架了。因為實體的發行都控制在唱片公司,不像現在大家透過網路可以線上收聽。雖然載體不同,但對我來說,我的工作和必須面對的事是一樣的,而且當你經歷過唱片業蕭條的那個階段,會發現銷量真的不重要,自己是不是還有那個熱情做音樂,才是比較重要的。獨立製作發行在當時的確是比較冒險的事,因為必須先投資,再尋找管道去賣,但因為可以做真正想做的東西,又不會被唱片公司的發行主導限制你的時間和想法,可以很充裕地完成一個作品的感覺真的很好。也許唱片銷售真的賺不到錢,但至少還是可以透過演唱會,或是一些 LIVE (現場)演出養活自己,只是這個過程,當然還是要靠對音樂的熱情和堅持。我覺得問題在於這個世界/社會 怎麼看(大眾)藝術創作的市場?怎麼讓活水不斷?就像他說的,「網路開拓了大家的眼界,現在整個音樂市場其實是非常熱絡的,透過線上就能接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也可以有很多的選擇,概念上已經不一樣,心態也不同了。」
在美國市場,對串流音樂產業對話的是 那些銷售量數一數二/第一線的藝人,例如:Taylor Swift、Beyonce、U2。在台灣,以往還在責難P2P或盜版的年代還可以聽到 周杰倫等人出來說些話,但現在已經沒有一線的藝人對串流音樂喊話了。
這個事實傷害的是創作者,創作者的活力/創作力是讓這個市場是否還得繼續存在的關鍵之一。而通常涵納越多樣的創作會反應在音樂層次與市場的深度上。
音樂上沒有斷層
我覺得音樂上其實沒有斷層,因為一直都會有新的音樂進來,但歌手的部份的確有一點斷層現象。如前文談的,工具與平台都普及化,世界各地皆是如此,每個地方都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想想那些風靡全球的現象/藝人,蘇珊波爾、One Direction、Psy。
所以張信哲先生認為「問題出在台灣太封閉了,現在的台灣音樂缺少攻擊性,這個攻擊性就是說,現在台灣新一輩的音樂人,他們很愛音樂,也很享受音樂,但很多都是做自己爽的,不在乎別人聽不聽得懂,不在乎市場接不接受,不在乎其他人的眼光。相對來說,在我看來,就少了主流音樂該有的攻擊性,這會讓台灣的音樂愈來愈偏小眾,愈來愈不主流,也愈來愈地域性,變成沒有辦法去打開其他的音樂市場。」
先前在澳洲墨爾本時和來自越南的室友聊天,我們共同的話題是 那些年在越南紅極一時的臺灣藝人。在十五~二十年前,在我們還在成長的年紀,那時候的臺灣/香港音樂是輸出到越南的,好多好多的人在越南等著翻唱那些歌;環珠格格在越南好紅好紅,直到現在林心如、趙薇都還有影迷在追他們的作品。
我也聽了室友分享的越南流行音樂…
我並不認為能夠輸出影音作品就是文化強國或應該可以多賺取金錢報酬,就現在網路的觀點,這類的創作僅僅只是分享一種世界觀/樂曲模式/視角,世界上的人口這麼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與靈魂需要被愛與照顧,很難說應該用相近的文化或什麼其他特別的文化來滋養。只要有網路,就是一個既全球又在地的狀態。
如果音樂日益僵化
在政治上,整合愈整齊,思想也日益僵化。在思想中雖有明清之際少許的反動。但基本而言,從乾嘉以後了做了補注的工作外並無活力創造新成就。學術的繁瑣化也可和東漢時的經學相比。甚至藝術品也缺乏活力而由裝飾的技術所取代。… -《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p.68不論現代人看音樂產業/影音著作權的方式,他們尊重與否,回到最初「創作」這件事情,本質是要試圖迎合或區別個體的靈魂,有時是尋求自我、有時是對抗心裡的掙扎、有時是環境、…
也許藝術家們不僅僅是想把美好的東西/狀態留下,有時他們也會感應到一些未來的事,短期的長期的,所以將那個畫面或是感受呈現出來;有時是想把狀態走到極致,所以編了個故事或畫面,再把人性放在其中實驗;有時是在逃離現狀,…
在藝術家為了自己/藝術創作的同時,卻也不知不覺留下了美好的片段/記憶/瞬間/焦點,有些是日常用到的物品,有些是純欣賞的,有些要用唱的,有些帶在身上標記自我。無論如何,藝術是最後最後一道線。
我們可以失去工業、可以失去商業,甚至是農業,但如果失去了藝術,我們就不是我們。 -http://himingway.blogspot.tw/2016/02/the-route-in-destiny_29.htm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