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6, 2025

資訊的連結:又來舊話重談(Cited with My Words)

資訊的重點的不是真理真相,而是連結。 -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
又來準備舊話重談(以前會覺得沒新意、新發現,但寫完「時間與資訊」後,發現重要的話值得換句話說,一講再講)。畢竟之前也主要是在引用而已,要把自己的觀點再多寫一些。
「資訊會(試圖)說真話的,圍繞著我們的資訊會給我們想要的、需要的、必要的;選擇、抉擇、自省。」
「舊的問題沒有解決,要問新的問題去找答案。」

整個人類歷史

哈拉瑞指出,整個人類歷史就是一個「資訊網路」(Information Networks)的歷史。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只要我們掌握足夠多的資訊,就能找到世界上的真理和答案。所以資訊應該愈多愈好、愈透明愈好,只要資訊夠多、真相就會愈明朗,總有一天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這一派的人認為,得只要有足夠的科學研究,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從治療疾病到消除社會偏見。

作者提醒我們,這是一種「天真的資訊觀」。這種觀念忽略了資訊的真正作用。資訊的目的並不是單純去呈現「真相」,而是將不同的人事物「連結」在一起,創造出全新的現實。from https://readingoutpost.com/nexus/

不可得

以前做過很多功課了,現在因為家庭的關係,[政策議題]這門功課我不太去上了。但想想我也算「修業成功」 ?
這門資訊爆炸的功課,要下很多功夫,怎麼選來源,怎麼不帶個人情感與偏見去看呈現,怎麼回應網友,怎麼看被操縱的資料…(太多可以舉例的提問),這些都關乎著「更好的未來」
from here
資訊的不可得比比皆是,正正還可能得負。
「資訊不是製造了就會有視聽」,科學的慣性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在民國初年討論的「賽先生」到現今還是要繼續地推廣。
就像是占星術並不是科學,卻能把戀人們放進「星座的組織」,讓他們覺得自己與對方有某種神秘的連結。再看看政治宣傳,它透過資訊,讓選民覺得自己和某個政黨有共同的價值觀,凝聚成一個「政治的組織」;軍隊裡面的軍歌,則把士兵們團結在一起,形成一個「軍事的組織」。

這些資訊不一定有呈現出什麼真相,而是為了把人們連結和組織起來,讓彼此產生一種共鳴。資訊的價值並不完全在於它是否是真相,而在於它如何組織和影響我們的行為。 from https://readingoutpost.com/nexus/

可得,少則得

[資訊的]緣份是刻意不來的;緣份是隨機的;緣份沒有什麼講究;緣份只是讓你投入。…

臉書的運算法也是種緣份,它幫你把你想要的、你想看的放在了一起。你以為它可能讓你忘了曾經的朋友,可能算錯了你們之間的距離,但其實…許多組合與隨機是緣份。視而不見,視如草芥,隨手滑過,或一視同仁,人己一視,有看到就停留,其實都是每一個人的選擇。在自由底下,每個人都有選擇的,只是怎麼樣程度的自由。 -不要…,要…(TimeTable)

想到自己以前很認真地在寫甲骨文就很好笑:一介草包,讀過幾本相關的書,連個入門課都沒上過就在作文,甚至當作小論文在寫,但整個人就是投入,過程中的隨機也隨處可見,(大學)圖書館的存在也功不可沒。

當初在筆電的隨筆與記錄最近又找出來看,發現真的已經有了隔閡,回不去寫作時的沉浸了,就像曾在「酵素食品」這個題目打轉,現在那些blog草稿已不太有能力整理或審閱,就只是發布了。


資訊的連結就是這麼一回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