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的人比我想像的還多,雖然中間會有茶敘時間,但聊的不勝盡興。我從上午的10點開始參加,結果我覺得上午場給我的收獲比下午場來的多,因為下午的東西我平常就在做了吧。^^
下午的主軸是「進入」一個情境(場域)之中觀察,在傳統的研究上,是從人類學傳承而來的民族誌(ethnography),實踐的經驗在莊愷群的報告之中寫的很清楚,是個很有挑戰性的研究方法。而在網路上,則由Kozinets發揚光大,形成網路民族誌(Netnography),在玲玲老師的報告中有詳盡的研究方法導引與介紹,實踐方面可參考陳志萍的〈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她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4、5年之久(僅是單一的研究喔!),當中有許多她的反思與建議。
第二場的符號學、系譜學是我這次心得的核心。人文(科)學裡面是有許多值得深入的地帶,有多深,因人而異。符號學、系譜學或語藝學裡面的方法本質,很值得做質性研究的人再去細細品味。聽很多同屆或是學弟妹想要研究「資訊行為」,當我聽到時覺得有點驚訝。這是一條漫長無止盡的道路,而且中間的歧路雜多,不是三言兩語就能結束,懷疑大家是否想清楚了。當然,有很「科學」的方式來做這方面的研究,像是「放聲思考」、「問卷」…,但這些只是蒐集資料,離成果還有一大段距離。
是「人文學」還是「人文科學」?蔡鴻濱問底下參與的人。符號在整個文本系統的演變與社會歷史的脈絡?陳明珠反思。鎖碎的資料是如何「浮現」是如何「被排除」?它的「史」?邵軒磊如此介紹。大家一致的想法是:這些方法不是粹純的步驟,而是有靈動性,讓參與者在研究中呼吸、成長、茁壯,不是一個科學上的可信度就可以打發掉樣本數不足這個緊箍咒。
會後我與玲玲老師、學者陳志萍及我的好友育如,一同步行離開。老師們討論到質性研究的辛苦,動輒2、3年,現在很少有學生想跟在這方面的老師底下做研究,大家要的是學位,是想用學位來換金錢。或許企業也應該思考怎樣的研究生才是耐操,才能在最艱苦的時刻為公司效命,而不是張文憑。我之前的社團有一位學姐,聽說她台大歷史研究所唸了4、5年,當時的我很震驚,現在的我反而有點羨慕她。
相關文章:
- 「資訊研究方法論工作坊」與會筆記(上) | (下),討論的相當細緻。
- 資訊行為
原會議論文在網路上已找不到。- 2009.03.13 updated:多數文章修改後改發表在《圖書資訊學研究》第二卷第二期(2008.06)
精進網路研究方法─網路民族誌/陳志萍
符號學研究的自身反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陳明珠
以網站流量資料探討使用行為/林頌堅
從存有論詮釋學循環到解釋人類學─真理與方法與格爾茲理論運思之緣起/董恩光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