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13, 2015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IV:文摘b (Mindset and culture on the Internet)

myanmar
系列其他文章連結請見:資訊的法則
此篇文摘討論上線時的心智模式,書與網路資料, 網路文化等。
Here we will find out some discussion about mindset and culture on the Internet.

上線時的心智模式
幾十項由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教育家和網站設計師主導的研究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我們上線的時候,進入的環境會促使我們閱讀變得草率、思考變得急迫不專注、學習變得膚淺不深入。雖然在網上時還是可以思考得深入,一如讀書時也可以思考得漫不經心,但這種科技並不會促成我們用這種方式來思考,也不會給我們任何的回饋。…

網路造成的感官和認知刺激(諸如高重複性、密集、互動性高、成癮性高),已證實會使大腦迴路和功能出現強烈而迅速的變化。…

…網路會傳送一連串的刺激到我們大腦的視制、體感和聽覺皮質裡。這些包括我們按滑鼠、捲動滾輪、打字、觸控時從手和指尖傳來的觸感,收到新電子郵件或即時訊息的提示聲、手機對各種事件的提示鈴聲等等由雙耳傳送的聽覺提示,當然還有在線上世界遨遊時閃過視網膜的各種視覺提示…。網路會要我們投入幾乎所有的感官,而且要全部同時投入

回應和獎勵(即心理學所稱「正增強」)也可以透過網路以高速傳送,這也連帶促使我們一再重複同樣的生理和心理行為。…

…我們處理由各種裝置傳來的符號和刺激時,現實世界會漸漸退縮消失。  -《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中文版):  -p.131-133

分心狀態
網路助長的持續分心狀態,若再借用艾略特〈四首四重奏〉的詩句,可謂「以分心自分心裡分心」,這和我們在衡量抉擇時刻意、有功能地轉移注意力大大不同。網路各種感官刺激的喧囂讓有意識和潛意識思考都短路,使我們的大腦無法進行深入或有創造性的思考。我們的大腦變成只能簡單處理訊號的工具,把資訊匆匆帶進有意識思考裡再匆匆帶出。  

莫山尼克於二○○五年受訪時,討論到網路不只會讓大腦組成有微幅改變,甚至還會使其出現根本變化。他指出,「每當我們習得一項新技能或發展出一套新能力時,我們的大腦在生理上和功能上都會被大幅修改」…「當文化讓我們使用大腦的方式改變時,它會產生出不同的大腦」,更指出我們的頭腦會「強化重度使用的特定思考過程。」

如果我們瀏覽網頁的時間多過閱讀書籍的時間、…在網路超連結裡跳來跳去的時間多過寧靜沉思的時間,這些舊有的心智功能和思想求就會變得脆弱,並且開始瓦解。大腦會回收無用的神經元和突觸,用在更迫切的工作上。 《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中文版):-135-136

有限的非理性
如同Leda Cosmides和 John Tooby 所解釋的:「形式跟隨功能而來:演化機制的特性,則反映出演化欲解決的任務架構。」雖然理智的新皮質,可以將注意力從蛇的身上移開,改為集中在語義學上;但是熱情的杏仁核,依然困在狩獵時代的身心中。而且,人們對家庭、事業、健康所做的最重大決策,經常也和情緒最為相關。

面對這種「有限的非理性」時,群眾智慧,還有知道「即使群體中的多數人,並非特別理性或擁有豐富資訊,群體還是能達成集合性的聰慧決策」,實在是很讓人自我安慰的誘惑。這個向上浮現、自我組織的網絡效應,產生股票市場的預期力,集體智能的想法,就是有無法抗拒的全感:
天擇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建立了人類心智結構;心智的互動,則形成經濟市場上那隻看不見的手。 -《隨意搜尋》p.166-167

書與網路資料
如同我建議報業關閉他們的印刷廠,我也建議書商:為了救書,我們必須先殺了書。書的問題在於,我們都太愛書了。我們把書視為最高形式的文化,是一種膜拜的對象,神聖而不可侵犯。書就好像英國口音,明明沒什麼了不起,但只要是用英國腔說的話,就好像比較厲害。…

我們必須先克服對書的情感依賴,這樣,我們才能重新改造書。書不是完美。

書靜止在某個時刻,無法更新和修正,除非推出新版。紙本書無法搜尋。書只有一種單向的關係:書教導讀者,讀者卻無法教導作者。書不能像網路一樣,和相關的知識、討論、資源相連結。…

網路時代獲得知識的途徑很多種,這是書本比不上的。書的生產方式很昂貴,書的販售又受限於書店空間。印書需履樹。書依賴賣座經濟,只有少數幾本書會大賣,其他都是失敗者。出版商的品味和興致,可決定一本書能不能出版。      -〈媒體業/擁抱連結經濟〉《Google會怎麼做?》 p.180-181

Google在極力讓閱讀更有效率之時,正好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書本這項科技產物為閱讀行為和人類大腦帶來的高效率作法。書寫最後發展成現在呈在皮紙或紙本頁面上的形式,讓我們不用絞盡腦汁替文字內容解碼,使得我們進行深度閱讀,把注意力和腦力放在解讀意義上。當文字顯示在螢幕上時,我們是可以快速解讀文字,而且閱讀的速度甚至還比以前更快;不過,我們不再被引領進更深層的領域,使用文本的隱含意義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解讀方式。我們反而被驅使前行另一小塊相關資訊,而且一塊接著一塊。   -《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中文版) p.184-185

網路文化
網際網路已經改變了「資訊充分抉擇」的方式,但是影響並不全然是正面的。關於它的黑音面,問一問圖書館員就知道了。他們會說:學生不再上圖書館了,而是在Web上搜尋;資料來源的權威性、精確性、流通性及品質都被忽略。…

在一篇Library Journal的文章中,Michael Gorman將部落格定義為:
無法出版、不受編輯和文法規則的限制、可以透過網路傳遞想法的一種互動電子日記。
在嘲弄完「部落格人」後,Gorman接著提出他對「McGoogle」的看法:
Google事實上會提供數千筆連結清單(有可能不太適切),以不太有用的次序排列…速度是Google成長的重點……但是,速食餐點,不管多快供餐,還是垃圾;垃圾就是垃圾。
…這個不幸的事件暴露出圖書館領域的矛盾,這樣的矛盾同時存在其他教育、政府、健康、商業的社群和機構內。…是對於權威定義的革命進行式。

…如同Lawrence Lessig在《The Future of Ideas》中所認為的,「網際網路的竅門在於它讓每個人可以免費獲得資源」。這種端對端的架構,將智力放在端點,而非中心,讓任何人都可以在中立的架構下參與革新。    -《隨意搜尋》p.169-170

(此段描述權威與分眾的關係)當我們為自己所做的抉擇負責時,我們和權威的關係在那一刻就改變了。醫生依然可以幫助我們,但是他們不再握有控制大權…我們開始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醫生和自己。…當然,(資料的)易取用性不只單純地要求我們對更多事情做出決策,還邀請我們更常做出資訊充分的決策。   -《隨意搜尋》p.172

他篇:a(智能規範, 行為模式)c(網路與我們的大腦/視覺)d(Google的設計與文化)、e(Google)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V: 教育與對策(上)、(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