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2月 11, 2015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IV:文摘a (Relation With Technology & Decision Making)

前篇:(一)(二)
準備下一篇的過程當中,分享幾段值得思考的片段/書摘。
There are a lot of contents and books about Internet culture and how Internet do to our mind. It's an issue for a while and got some solid conclusions after all. Though I haven't finished reading them, I want to share with you some of those important ideas and research results.

發明與人類的關係
每一種科技都是人類意志的表現。我們透過工具,試圖擴張我們對外在因素的掌控權力,想辦法控制大自然、時間、距離,甚至彼此。

表一:不同類別之發明物的效用及舉例
類別 效用發明物舉例
 A加強人類的體能、敏捷度或耐力  犁、縫補用的針和
戰鬥機
 B擴增感官的感受範圍或靈敏度顯微鏡、擴音機
 C改變大自然以符合人類的
需求或欲望
水庫、避孕藥、和
基改玉米
 D「智能科技」:延伸或輔助思考
能力的工具
地圖、時鐘、學校
、圖書館

智能科技對我們思考的內容和方式有最強、最持續的影響。這些科技是人類最貼身的工具,被我們用來表達自我、塑造個人和公眾身分,及發展人際關係。 -《網路讓我們變笨?》(偏好原英文書名):p.58-59

相關文章:

智能規範
新技術的發明人很少會察覺其隱含的智能規範。他們通常全神專注在某個問題上,或試圖解決某個難纏的科學或工程問題…使用該項科技的人往往也對其規範毫無所知。他們也一樣,只在意使用工具後帶來的實質益處。…

決定論者和工具論者之間的爭辯相當發人深省。雙方所持的論點都很有說服力。若細觀某一特定科技在某一特定時期下的運作,看到的確實像是工具論者所稱,我們完完全全掌控所使用的工具。… 

但是若從更大歷史或社會脈絡來看,決定論者的說法就更加可信。雖然個人或社群團體可以對要使用哪些工具做出不同的決定,這並不表示人類整體有辦法有效控制科技進步的方式和速度。…據美國政治學家溫納提出的觀察,「如果我們從現代社會的經驗裡學到任何東西,肯定是科技不只輔助人類活動,更是重塑這些活動及其所代表意義的強烈動力。」…

…這個爭論不但和理性有關,更是信念之爭。但有一件事是決定論者與工具論者都會同意的:科技進展往往代表歷史的轉捩點。 《The Shallows: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作品專頁)》(中文版):p.59-61

===
以下幾個行為模式是在試圖理解資訊中「偏見」與「物以類聚」這一類的現象。

傳染性偏見(Contagion Bias)
如果將希特勒穿過的毛衣清洗乾淨,你是否願意穿上它?

…即便是你,對於令人難以置信的力量也沒有失去所有的敬畏。純粹從材質來看,希特勒的毛衣已與希特勒無關。不過,你依舊對此感到厭惡。…

人、事、物之間的連結作用難以視而不見,即便他們早已不復存在,或者只是如照片般無關緊要,這就是所謂的傳染性偏見。   《行為的藝術》p.28-29

歷史修正(Historical Revisionism):為什麼你總是對的
人們不自覺地調整陳舊的意見以配合當前的看法,藉此躲避面對自己錯誤的尷尬時刻。這是一種令人愉悅的策略,因不管我們多麼堅強,勇於承認錯誤是感情上最困難的任務之一。這真是令人驚訝。其實,每當我們意識到自己錯了,都應該歡呼出聲。…

然而,有些記憶會深深印入大腦,不是嗎?你肯定還記得,二〇〇一年九月十一日,得知紐約的恐怖攻擊事件時,你人坐在哪裡或站在哪裡,不是嗎?…

大錯特錯。閃光燈記憶和「一般」記憶相同,也會犯錯。它是重建的結果。…(Ulric Neisser的實驗)

結論:你永遠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終身伴侶的那一刻,那有如照片般深印在腦海中,但你必須假設其中一半的細節可能是錯誤的。我們的記憶有缺陷…。想想目擊者證詞或以疑犯畫像來指認罪犯,即便目擊者堅決且強地表示自己認出了罪犯,但未經額外的調查便相信這些指認,就是怠忽職守。  -《行為的藝術》(的書摘) p.132-134

圈內圈外偏見(In-Group/Out-Group Bias)
與每一種行模式相同,團體認同也是經過數百年的進化而形成。在過去,團體歸屬感是生存的必要條件,被團體排擠意味著死亡。自食其力幾乎不可能找到足夠的食物或抵抗外來的攻擊,而且個人通常不敵團體。


首先,團體可以在微小、往往微不足道的標準基礎上形成。在運動上可能是隨機的出生地,在經濟生活上則是隨機的受雇關係。

其次,人們會高估圈外團體成員的實際同質性,這個所謂的圈外同質偏見(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正是刻版印象和偏見的成因。

第三,由於團體往往是在共同的價值基礎上形成,團體成員的個別意見會受到不成比例的高度支持。這樣的真是危險的,特別是對企業來說,這正是造成日常工作盲點(Rountine-Blindedness)的主因。   -《行為的藝術》p.136-138

預設值效應(Default Effect):為什麼我們習慣安於現狀
即使沒有預設值,預設值效應依然起作用:我們會將過去的經驗當作個人的預設值,並把現狀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人們喜歡熟悉的事物,比起選擇、嘗試新的東西,更喜歡維持現狀。…

這種安於現狀偏誤(Status Quo Bias)是如何產生的呢?除了純粹的方便性外,「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起了重要的作用:損失產生的不悅感,是相同受益所帶來的快樂的兩倍。這就是為何重新談判現有的私人或國際合約是如此困難。每個讓步都是一種損失。相反地,對方的讓步都是我的獲利。    -《行為的藝術》p.145-146

決策陷阱
  • 先入為主(anchoring):當做決策時,我們最先找到的資訊,往往會先入為主,過度地影響心智。第一印象和資料,將我們後續的判斷打下基準錨點(anchor)。
  • 堅信不移(confirmation):藉由選擇性的搜尋和感知,潛意識會讓我們找尋支持現有的觀點的資料,對相反的證據視而不見。
  • 深刻難忘(memorability):最近發生或誇張的事件,對我們的影響很大。資訊一再重複,也會影響我們相信的事實、記憶和判斷。
  • 維持現狀(status quo):決策者很強烈傾向保守主義、慣性決策,和維持現狀的方案。我們會設法找理由什麼都不做。
  • 困帳成本(sunk cost):因為不願意承認過去的錯誤,可能是有意識或無意識,我們會選擇讓過去的選擇正當化的決策。  
 -《隨意搜尋》p.165 from "The Hidden Traps in Decision Making", John S. Hammond, Ralph I. Keeney, and Howard Raiffa,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1998.

他篇:b(上線時的心智模式,網路文化...)c(網路與我們的大腦/視覺)d(Google的設計與文化)、e(Google)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V: 教育與對策(上)、(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