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30, 2010

《情感設計》的核心與關於通訊的描述

 
書的存在是一種溝通,可能是一種智慧的溝通,可能是一種有趣的溝通,或者是反感的溝通。總之,書必須與人互動,理性上與感性上。

以下是《情感設計》〈第五章 人、地、物〉在討論人們情感上對通訊的態度

為通訊通術歡呼!通訊技術使我們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在做什麼事,都可以與我們的同事、朋友和家人保持聯絡。不過,無論簡訊和語音留言、電話和電子郵件做為聯絡關係或監督工作,工具有多麼強大,請注意,一個人的「保持聯繫」同時是對另一個人的干擾。情感效果反應了這一矛盾:對保持聯繫的人來說是正面的效果,對受到干擾的人卻負面和煩惱的效果。

人有意識的注意力是大腦反思層次的一部分,它的能力有限。一方面,它限制了意識,使它主要集中在某項單一任務上,另一方面,環境的變化很容易干擾注意力。這種很自然的就對分心的結果是只有短暫的注意力:新的事件不斷地進入注意力中。今天,人們普遍認為只有短暫的注意力是受到廣告、電玩遊戲、音樂錄影帶等影響而造成的,不過事實四意力容易分散是生理上的必然理象,是作為防禦意外危險的一種保護機制,並經歷數百萬年的演化發展而成:這同時是本能層次的主要功能。…


我們開拓自己需要的私人空間。…


不過,現代通訊真正的問題來自人們注意力的侷限。


對於有意識的注意力之限制是嚴苛的,當你接了一通電話,你是在進行非常特殊種類的活動,因為你是處在兩個不同的空間裡,一個是你身體所在的地方,另一個是心理空間,…。心理對空間的分割是一種很特殊的能力,使得電話交談要求一種特殊的精神集中,而不像其他多人共同進行活動。(p.194-197)

Norman的《情感設計》除了花了很多篇幅在講人類情感的建立與如何反應,人與物品、人與藝術、人與遊戲也都是他相當著墨的章節,如同上面我們看到的討論,總是巨細靡遺、入目三分(請容許我只用了這麼輕薄的成語):

第四章 樂趣與遊戲
以樂趣與愉悅為目的的物件設計;
音樂和其它聲音;
電影的誘惑力;
電玩遊戲(我有影印下來)
第五章 人、地、物
怪罪於沒有生命的東西;
信任和設計;
活在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世界;
情感交流;
隨時在聯繫,隨時受擾亂
以上種種關於互動經驗的描述,讓我們了解到人類情感上的需求是很多元、多層次的,一件作品要滿足所有人也近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追求流行或品牌也非最終手段,真誠富含意義、直覺且感動的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才是勝出的王牌。

最後,Norman將自己對於未來的想像逐一再勾勒出來,寫成了〈第六章 情感的機器〉及〈第七章 機器人的未來〉。老實說,這兩章都超屌的,但已超出我目前能想像或理解的範圍,實在無法吸收。(結論是我要更努力啦X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