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1月 21, 2015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II:假象與真相

Untitled
系列其他文章連結請見:[link]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 I〉一文已完成多年,會設定為一系列的文章,是因為漸漸警覺到網路上的資訊已經不是多到讓人「資訊焦慮」而已。有好多屬於雜訊的內容充斥,即便是有經過網路編輯的內容平臺。

我不太懂為什麼很多人會曲解別人說話的意思/只願截取別人的話語,是因為自己也常常被曲解嗎(以至於無法習慣於理解別人的話語)?或是工作累了,所以聽話的時候就少接收一點? 或是網路上的語言(用鍵盤打出來的)本來就是輕浮的? 或是…

這種事態的發展使得我陸續蒐集來的參考資料更加具有說服力。無意幫助陌生人什麼,只是想為「資訊」本身說明一些基本的道理。

獨立的假象
網路的存在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成為新媒體,每位使用者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選擇,可以控制開關,可以分享、評論、發表意見,更方便取得資訊。每個人自己利用連結延伸,交織屬於自己的架構與網絡。

可惜網路不教人們獨立。 閱讀大量的資訊,並無法使人獨立(,擁有自身立足的觀點),分享喜歡/認同的文章/照片並未自我累積什麼,不代表我們成為了文章/照片本身,或者更接近文本所描述的狀態(也就是前文所提及的附著性)。會讀書/用網路查資料是一回事,完整報告/做人/實踐是一回事。

而且這時候網路的連結性可能產生毒害效果,因為「物以類聚」,且有時「同病相憐」。網路不斷利用不同的方式匯集言語,當然也有惡的一面。

什麼是獨立?
現在在網路上的資訊,因為即時與分散,篩選的時間過於短暫,常常有「訊號錯誤」,初步的可能是文章不夠精湅,可能是言語有所偏頗,可能是用字失準,也可能類比不當,舉例謬誤,引用缺失。這些失誤的文章當然有存在的意義,人們本來就是在錯誤中學習,但是,資訊依然有積非成是、眾口鑠金的能力,即便我們再多麼強調科學與理性,人性就是人性,是有雙「看不見的手」,以致於最後產生似是而非的結果。

這個「似是而非」當然只對一部分的群眾產生連結/共鳴(畢竟遙言止於智者),但這個錯誤因為網路連結性的黏著(在日常生活也是會有的物以類聚),不斷在小眾之中發酵,三人成虎後,清晰/旁觀的人再進去講什麼也就得繞著牆的外圍,細細找入口,一般人很少這麼做的。所以先前我寫過:每個事件的回應一定會有多種觀點,多多以「讚」的觀點去檢視。不因人廢言,不因立場而放棄擁抱。

一個獨立正確的資訊是可以自己說話,同時,與"眾人"產生對話;獨立不是自己說的,也是其他人讀得出來的。獨立不只是標新立異,只求暫時上架,或只為了少數人而作;獨立是它就算被架空/換一個時空,它依然有自己的價值,自我發光引人注意(想想那些經典文學,或者經得起時間的文字)。

大學這回事
或許可以想想經營大學這回事。請容許我借用他人的文字:
台灣高等院校的問題不只在於多,所謂「滿街都是大學生」,滿街都是大學生沒啥不好,美國開始出現很多消防隊隊長都有碩士學位、化學設備操作員都有學士學位。未來是勞力市場兩極化的年代,有資質唸大學不是壞事。

壞在台灣很多大學教學不怎麼樣、學生也不夠力,結果學生空有學士學歷、大學空有大學之名,「上下交相賊」,最後混了幾年卻不被社會許多企業或單位認可其價值。

這已不只是供需問題,而是身在共業結構中每個人的個性、識見與使命感的問題。                 -問題不只在數量,在質量!/陳樂融
我不是不支持雜訊存在,而是網路的附著性讓我嚇了一跳,我以為人們會去多方涉獵,如同攝取(search)食物營養一般,然而我觀察大多的狀態卻相左。內容平臺(Platform,泛指任何集中資訊的管道,包括了個人)或許因此擁有了一批(時時到訪)支持者,但我覺得這是雙輸的局面,這也是有些人討厭「小確幸」的原因之一罷?

再想想一句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就好像台灣常說有線電視頻道太多,稀釋收視率與廣告財源,造成節目品質差,我認為太簡化,現在若強制下降為十台,而電視台與廣告主品味依舊,從新聞、戲劇到綜藝節目也不會多好看。

數量常是問題之一,但不可能是全部,質量才是關鍵

一如同樣那麼多人,有的城市街頭顯得禮貌自抑,有的卻讓你喘不過氣惴惴不安。

否則,電視業者抱怨頻道多,任何一個網站都更該抱怨:「因為全世界網站太多,所以讓我們家品質低落。」          -問題不只在數量,在質量!
請容許我(苛刻地)要求網路上存在的資訊,既然公開,也請開放(be open)。忠實的呈現資訊是種承諾,資訊才能長久,聲音才會傳得比較遠。如是雜訊(後篇),敬請適量。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