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23, 2006

傳統紙張與現代紙張(A Comparison of Paper)

先前在補書系列提過現代紙張保存的問題。今天在圖書館自習時翻閱到一本名為《經緯福爾摩沙》的古地圖集(南天出版),裡面有一篇魏德文先生寫的專文-〈古地圖的印刷與實鑑〉討論到傳統紙張與現在紙張製造過程的不同,摘錄幾小段補充之前自己說不明白的地方。

傳統手工紙
中式的紙張大都採用植物的韌皮部,經去肉質所得長纖維而製成,所以木質素少,呈弱鹼性或中性,較不易酸化,質地較軟。…中式的紙張原料,大都採自楮(構樹)、麻、桑、藤類等材料,將韌又去肉取其纖維,經搗碎成紙漿、加入棉花或破布等作為材料,因材料的不同,做出軟硬、白黃不等的紙張。…

西式的紙張原料則採用全木,纖維較短,紙質較硬,其木質素含有蛋白質,較易氧化而發黃呈酸化現象。

製紙時把紙漿放入水槽中,經攪拌均勻後,用簾蓆或網線托盤自水槽中撈起,取下後經焙乾即得。這種手工紙在鑑定時,只要在燈光下透視即可看出縱橫向的水紋線…(註:原書有圖可參考)。

工業量產紙
…工業量產紙的製造,其纖維短,沒有手工造紙所產生的水紋線,加以漂白所所製造出的紙張呈酸性,經過幾十年紙張會呈汎黃、酸化現象,紙張即失去靭性而脆化,因此工業紙長久保存不易
相關文章:
如何補書系列(一)
如何補書系列(四):紙質藏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