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7月 12, 2014

刻畫與臉書當中的邪惡?(中:Facebook as a Kindom)

信任與使用者
前篇...既民主政治制度之後,網路是人類社會下一個由下至上的制度,是由人民/網民決定哪一個系統服務該停止或運行,是群眾的用心臺灣維基棒球館存活,是群眾決定digg.com該走入歷史…

這類故事不會停止,這已經不是以往商業市場你爭我奪的生存戰,而是一場消費者不斷匿名投票的現金流/資訊流遊戲。遊戲規則是網站停留時間與廣告,而這平衡點是信任,有了信任活水/人/資金就會滾滾而來。

(題外,所以在Amozon之下,我們還可以有許多分眾的購物網站,如:...,臺灣則有Lativ彩虹來了Payeasy)

一個社群網站操作的是?
如前所述,一個資訊服務網站該與使用者建立的是信任,進而才能建立品牌價值。「人與物」的信任是建立在實體,如:書籍的話,就是書的知識(科普…)或娛樂(小說),包裝可能也是信任與價值的一環,說來滿複雜的;「人與資訊」的信任建立在資訊的價值,時效、事實、正確、圖文表、超連結等等;「人與人」的信任就比較無法在這簡敘,這件事因人而異,有些人認識了一輩子也不會相互在網路上連結,有些人認識的第一天就很投緣,有些人甚至一見鍾情,這種「人與人」的事很難用學問說明什麼。

說起來,臉書王國的進入高牆就在這,與臉書最接近的資訊服務是LinkIn(?),但顯然這個服務並非人人都需要使用(_")╭ 

所以每一次臉書驚爆出信任感危機都著實替他捏把冷汗,會注意這些消息的使用者當然不是多數,進而產生質疑者更是少數,但這個系統怎麼會常常沒有看清楚自己核心該照顧的事呢? 臉書真的該多聘請心理學家、兩性專家、社會學家等等,好好思考「人與人」這件事,「練習不說謊」真的沒這麼難罷?

本實驗的初衷
回過頭來討論一下這個實驗,其實它有可能是近年來心理學/資訊科學最重要的一篇論文之一。

關於以往社會學與心理學難以操作的一點,就是母體,而眾人使用的網路服務剛好提供了一個「不算差」的隨機母體與抽樣,而且這個抽樣是巨量的(近七十萬),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討論巨量資料。在裡面可以玩的題目很多,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議題正是他們所討論的:找出人們對不同內容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例如了解到人們看到正面/負面語調,好友動態、或是按讚頁面的訊息時的反應。

這是一個很重要且大膽的實驗,非得用心及細心照顧不可。至於,人們擔心將來它們操作群眾心理,可能操作選舉的選擇,我想我們來試著這樣推論下去看看好了。

可能邪惡嗎?
現在我們來想想,臉書上朋友們通常會分享什麼? 1。有趣的 2。有意義的 3。個人心情 4。打卡 5。照片 (隨意排列,非排名)。通常我們會看到什麼? 1。比較多人討論與按讚 2。比較常互相關心的 3。照片。

換句話說,臉書早就已經在設法增加網民的停留時間了,訊息(message)預設是熱門討論排序,還有較多的圖片分享,如果錯過了朋友PO的時間,要重新整理頁面許多次才有可能出現朋友的訊息,所以真正關心朋友的話,時時都需要去連結朋友的Timeline。

臉書企圖讓我們關心其他大多數人關心的事有錯嗎? 我想沒有。但我覺得如果我們因此錯失朋友們重要心情分享就有違做朋友這件事了。

廣告是網站資訊服務的基礎之一,如果我們杜絕系統操作,那麼誰來付錢給這個免費的服務?又或者我們要求公開運算邏輯?那麼Google也要跟進是吧?

再者,認為可能有潛藏政治陰謀操作這件事,試著推論下去,就會發出一個大哉問:網友們不會發覺嗎?不會通風報信嗎?不會團結起來默視或者反抗嗎?這是個由下至上的系統,隨意一失手,就有可能兵敗如山倒,大意失荊州。

人心是不可測的,要操作政治立場比人們想像中的難,資訊能中立就中立,選邊站的永遠是有私心的人,我們踏著的一直是同一片土地,不是嗎?

網路是好的
網路是好的,有其「物暢其流」的用途(開放),有其「物盡其用」的本質(開放&自由),有其「自由最大化」的初衷(開放&超連結)

命運與選擇就是在這樣的時刻(作家袁瓊瓊寫的一個故事),在許多服務已經到了盡頭的今天,我想我會支持臉書為了提升服務持續研究,就如同當年的Google。「人與人的研究」因為臉書的存在,會得到更多統計與歸納。

控制早已不是新聞,優質的網路服務/科學研究本來就一連串微小的控制,在不同情境/變因之下,經由電腦加上人腦的判斷去提供最適切的服務與資訊。那些失心瘋的媒體評論還要隨之起舞嗎?好好想想罷 :) May God bless all.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