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30, 2010

《情感設計》的核心與關於通訊的描述

 
書的存在是一種溝通,可能是一種智慧的溝通,可能是一種有趣的溝通,或者是反感的溝通。總之,書必須與人互動,理性上與感性上。

以下是《情感設計》〈第五章 人、地、物〉在討論人們情感上對通訊的態度

星期三, 9月 29, 2010

Bloglines關站

我一直以為這個服務不會倒的。而我也默默使用將近5年了。
天呀,他居然要關站了,而我是今天才知道這項消息,果然是網路服務,說bye就bye。
其實決策者說明的理由滿精確的,網路服務本來就是要專注在自身的精神與價值上。

我只是不懂為什麼有部落客可以把別人的理由換個方式敘述成自己的文章,其實就直接引用別人的觀點就好,何必弄得好像自己是英雄所見略同。(全文完)

星期二, 9月 21, 2010

產品開發的兩種模式(Product development)

產品開發有兩種:改善和創新。改善的意思是必須使現有的產或服務變得更好,而創新則是提供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執行方式,或做出一件全新的事物、一些在過去是不可能的事物。在這者之中,改善簡單多了。

星期一, 9月 20, 2010

設計的角色(The "Design")

All colors
All colors by kiekbu
與科技的愛恨關係
科技常常迫使我們走到沒有科技我們就無法生活的境地,儘管我們可能很不喜歡它所造成的影響。…喜愛和憎恨,儘管這是兩種矛盾對立的感情,但經常會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持續又令人不悅的關係。而這些令人既愛又恨的關係也以夠出奇地穩定。

愛恨關係提供了希望。如果能夠消除恨,只保留熱愛該有多好啊,設計師就有這方面的力量,不過只在有限的程度內,因為儘管一些憤怒和厭惡是由不當的乏味設計所引起,但大多數是由社會準則和標準決定的,這些準則和標準只能通過社會本身來改變。

用科技社交
許多現代科技實際上是社交往來的技術:它是信任和情感聯繫的技術。但是,社交互動和信任都未被設計到所用的科技上,甚至未被考慮到。它們只是在偶發事件中出現,或者只是在使用中意外的附帶出現。對技術人員來說,科技提供了一種通訊的方式;然而對我們來說,科技提供了一種社交的方法。

好消息是新技術使我們總是能夠不受時間或時區的影響而取得聯繫,無論我們在哪兒、無論我們在做什麼,我們都能分享想法情感。當然,壞消息也正是同樣的這些事情:如果我們的朋友一直都與我們保持聯繫,我們將會沒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生活中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會充滿干擾。每個互動各別來說都是愉悅且有價值的,但是整體的影響卻會令人無法承受。

…(略過的這一句翻得還真奇怪!!)。在此,唯一的希望是改變社會的接受度,這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當群體中有些人不斷地進入他們自己的私人空間與他人進行互時,我們可以把這一干擾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將之視為常態;另一方面是人們要學會限制自己的互動方式,讓手機接收文字、影像或聲音的訊息,而讓人們可以在方便時再回電話。

我們需要的是能夠提供豐富的互動但又沒有干擾的技術:我們要能夠重新掌控生活。事實上,無論是為了避免我們對現代科技感到的挫敗、錯亂和憤怒,或為了使我們能與不他人進行可靠的交往,…「控制」似乎都是其中共通的主題。



我們大數人已經這樣做了,我們關掉手機,而且有時候故意不帶著,…我們轉而來到私人空間,以便可以好好寫作、思考,或只是為了放鬆。(p.201-204,〈第五章 人、地、物〉)

星期二, 9月 14, 2010

流行、品牌與設計(Fashion, Brand and Design)

Proud Peacock
Proud Peacock
byKelly Larson.
此為《情感設計》中文版的節錄。

我很愛《情感設計》的內容。去年已分享了〈互動的三層次(visceral,behavioral,reflective)與設計〉,接下來繼續分享〈流行、品牌與設計〉、〈產品開發的兩種模式〉、〈設計的角色〉、〈《情感設計》與我〉等節錄內容與小心得。

流行與設計
《經典美語辭典》這樣子定義流行(fashion)、風格(style)、時尚(mode)和風尚(vogue):這些名詞是指某段時間裡,在服裝、裝飾、行為或者生活方式上所盛行或偏好的方式。流行是其中含義最廣的用話,通常是指與主流社會或任何文化或次文化採用的習俗相一致:長髮在某一時期裡就曾經是流行;風格有可與流行交替使用,不過就如同時尚,它強調對優雅標準的執著:擁有風格的旅行,或是1960年代晚期迷你裙是當時的時尚;風尚用於廣泛盛行的流行,且經常暗指熱情但短暫的接受度:例如幾年前某電腦遊戲的風尚。」

流行(fashion)、風格(style)、時尚(mode)和風尚(vogue)的存在證明了設計的反思部份很脆弱。今天喜歡的東西明天可能不喜歡了。改變的原因甚至是因為某樣東西是過去被喜歡的:當太多人喜歡某個東西時,這個東西就不再被認為適合社會的意見領袖擁有。…他(領導人物)在今天做的事情是其他人明天做的事情,…他們小心觀察什麼是流行以便不去遵循流行,他們小心創造著他們自己反流行的流行。

如果大眾品味幾乎和實質內容無關,那麼設計師要如何應付大眾的品呢?嗯,這取決於產品的本質和這家公司生產它的意圖。如這項產品對人們的幸福生活很重要,那麼正確的該便是忽略大資感性上的頻繁轉變,而以持久的價值為目標。沒錯,產品必須引人,必須令人感到愉快且有趣。不過,它還必須是有效的、可理解的,以及價錢合理。換句話說,它必須努力在設計的三種層次之間取得平衡。(p.72-73)

品牌與設計
在產品的世界裡,品牌是一種識別標誌、一種象徵,代表了公司及其產品。特定的品牌會引起一種將消費者吸引過來或遠離去的情緒上的反應。品牌已成了情緒的代表,它們帶來一種引導我們靠近或遠離一項產品的情緒反應。…

品牌全都與情感有關,而情感又全都與判斷有關。品牌是我們情感反應的符碼,這是為什麼品牌在這個商業社會如此重要的原因。

在互動設計的領域裡,使用者體驗就是品牌與情感交流的一部份。(p.74-75)

星期三, 6月 30, 2010

華文文學相關資料庫(Sino Literature Database)

整理了一下手邊的資料(從去年積到現在XD):

WSU Campbell教授的整理的 American Literature,好的範例。
文學作家、分類、時間表timeline、literary movement

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暨資料庫
台灣文學館建置,由《文訊雜誌社》進行蒐集、整理、編纂資料、建置資料庫等工作。含2600餘位作家小傳及十萬餘筆作品目錄(書籍非篇名),資料收錄至2007年6月。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文學資料庫資料庫涵蓋範圍包括香港報章文藝副刊文章(176,769 筆,如:星島日報、文匯報、大公報),學報及期刊文章 (299,834筆),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之館藏香港文學書刊(17,796 筆),學位論文(377筆)。部分報刊及期刊含全文影像/圖像。
香港文學資料册, 1948-1969 / 黃繼持, 盧瑋鑾, 鄭樹森主編.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硏究所香港文化硏究計劃, 1996

國家圖書館- 當代文學史料系統
收錄原則,可查詢:作家名字、照片、手稿、書刊、名句、文學獎、及評論,數量還頗豐富的。

世界華文文學資料庫
飛資得建置,世新大學圖書館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網站

台灣文學資料庫
東華大學數位文化中心

香港文學書評資料庫
《香港文學書目》、嶺南大學

馬華文學的blog

泰華文學(雜誌)

星期四, 6月 03, 2010

最新的圖書館學聖經(Bible for Thesis)

建置全媒體形式館藏資源,提供多元知識服務
強化特色館藏微集計畫
館藏內容數位出版計畫
數位出版品永久典藏計畫
網站與網路資源管理計畫

建設全媒體大書目庫,提供完整配套書目服務
電子資源編目工作計畫
大書目資料庫建置計畫
聯合目錄強化及品質管理控制
書目分級、書目升級、書目控制及書目分享→國家標準書目→書目計量;分眾加值服務;支援讀者知識需求
國際書目交流及接軌工作計畫
開發不同書目格式交換機制;將國內重要出版品之書目上傳至國際重要查詢系統

推展數位知識服務,提供個人化及多元化服務
改進虛實閱讀環境,提升閱讀品質及資訊素養
強化專閱覽分眾服務計畫,這個計畫強調的是實體,但可以用在虛擬上
建立電子書典藏授權管理系統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展臺灣國際影響能力
古籍合作與漢學研究推展計畫
積極參與世界數位圖書館計畫
積極提供館藏漢學珍籍,以主題方式進行詮釋導讀
學術結盟提升專業,開拓資源利用及提升形象

(五)完成書目交換機制,促進中文書目國際化,宣揚我國文化產業
(六)推展數位知識服務,提升參考服務品質及圖書館知識支援功能
(八)完善網路資訊環境,提供優化虛擬閱讀空間,支援數位服務
(九)建構數位典藏及雲端內容服務平台,提升全民稅讀及閱讀人口
(十)擴展國際交流合作,提升臺灣學術、文化及圖書館國際影響力
(十二)也很重要,但與本案無關
(十三)初步達成世界一流圖書館的發展基礎,厚植世界知識基地實力
(十四)打造廣域圖書館社會價值,再造知識支援機構集體的文明貢獻
(十五)發揚

媒體的效果是,廁所插上網路線都是雲端。

目前為止服務那一塊還沒有寫到,資訊的上中游比較完整。



書目的定義要不要再擴大,重新定義MARC包含的內容
網路上的影片預告、網路上的書評、網路上


應該要再去查一下doi,
OAI PMH會有問題,不知道怎麼更新

星期二, 6月 01, 2010

致博客來高層(Books.com.tw)

親愛的客服人員您好:我在經過幾天思考後才又回覆您,我希望我可以理性一點地回覆您,以及博客來企業。

我不認識您,也不確定您是不是同一位,但我想說博客來變了,它變得很財大氣粗的感覺,很不重視消費者的感受,它和一般其他的統一企業一樣,只有行銷只有外觀只有利益,沒有深刻的文化內涵,眼睛裡只有節省成本,還有賺更多的錢。

來說說我這幾年來我看到的博客來。自從張天立總經理離開了之後,我慢慢發現它變成了沒有根的企業(可能走了一票有理想的核心人物吧),它從前建立的(品牌)價值正一點一滴流失,雖然很緩慢,但我相信如果再繼續下去,博客來會消失(也許是抽象的概念,品牌價值之類的),它不會像Amazon一樣成為網路企業的典範,它不過是統一企業集團底下,一個會賺錢的品牌或通路罷了。它失去了它曾經擁有的創新、它曾經擁有的人文價值,以及它曾經擁有的潛能。老實說,我現在一點都不期待在博客來看到什麼,它不過是個平庸且漂漂亮亮的購物網站(對不起,我的話可能言重了,或否定了您們當中某些人的努力)。

親愛的客服人員,我不知道您認不認同現在這份工作,或您在乎不在乎這份薪水,但我真心地勸您趕緊換份工作吧,他們的眼中真的只有節省成本,沒有人的價值,如果只是圖一份薪水,或您有更好的能力的話,其實應該另尋高就,不必選擇待在一家沒有願景或者缺乏人文素養的公司。

言歸正傳,《優雅的刺蝟》是一件預購商品,它理應於上市當天送達到通路及消費者手中,否則它就失去了預購的意義。不論您們再怎麼嚴重警告該失職人員、或檢討流程、或請我包涵,對於消費者的損失已經造成,我不懂你們這樣回應有何補償,還是說其實預購商品不用在上市當天送達,是我這個顧客搞錯了?

而我另一項損失是我的時間成本,在超商買東西本是一次性、簡單方便的事,結果這次因為您們物流的疏失及訊息通報遲緩,造成我跑了3趟統一超商(5/27的11點、5/27的23點及5/28的9點)才買到我要的商品。我不知道時間成本該怎麼賠償,但我堅持您們必須賠償。

請您一定要把此封回應給您的高層看過,因為我曾經很愛博客來,所以我才會在深夜2點、繁忙地工作告一段落後才慎重地回應您及您們。不論今天您會怎麼回應我,我已決定離開博客來,將我最後擁有的coupon使用完後,終結我的帳號,也打算將這一段不愉快的購物過程寫在我blog上,請您相信我,我很捨不得,希望您懂我「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

謝謝博客來曾經帶給我美麗的回憶,剩餘的就留在垃圾筒裡,我不帶走了。

星期五, 5月 28, 2010

Beta14:今天關於電子書的新聞(ebook)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5628532.shtml 待整理


「宏碁作為華人品牌,需要中國的奧援,官方的支持與通路的支持,是成功關鍵」
宏碁方正 合攻大陸電腦前三大
* 2010-05-28 * 中國時報 * 【林上祚/台北報導】

宏碁電子書 「五國聯軍」相挺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曾仁凱/北京二十七日電】
以「Source to Home」為主題

Acer將在2010年第三季推出LumiRead黑白版,採用與Kindle相同的E-Ink電子紙技術;彩色版本則和iPad同樣採用高通(Qualcomm)的ARM 架構處理器。宏碁電子書布局走「開放路線」,將與美國邦諾書店、大陸方正和德國Libri.de等電子書平台業者合作;法國、義大利的合作夥伴也會在近期內宣布。
發表全新的「Clear.fi」數位家庭平台:提供消費者更一致的使用者介面和經驗
及「Revo」多媒體資料中心 (multimedia-center )

宏碁與北大方正合作擴大進軍中國市場
文/蘇文彬 (記者) 2010-05-27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1447
雙方合作協議考慮由宏碁參與北大方正品牌的PC產品,包括筆電、小筆電及e-Reader等行動網路裝置的規劃、研發及設計;而宏碁將借重北大方正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通路管道及對當地PC市場的影響力,特別是4至6級城市,對鄉村、商業及政府次市場的優勢。雙方會在產品銷售、供應鏈、通路上建立互補合作關係。

澔奇數位學習電子報

星期日, 5月 16, 2010

數位閱讀哪裡聰明哪裡笨(Reading behavior in the digital era)

最近注意到Disel一系列Be stupid的廣告,還滿有趣及深度的,其中有幾個搭配圖像後超屌的文案:
Smart sees what there is, stupid sees what there could be.
Smart has the plans, stupid has the stories.
Stupid is trial and error.Mostly error.
Smart listen to the head, stupid listen to the heart.
Smart critiques. Stupid creates.(這張海報超讚!)
讓我想一想
讓我想一想,
uploaded by Mingway.
這篇文章是因「圖書館事業發展-2010青年論壇」而起。老實說原本是主管逼著我去聽的,因為我以為這次的主題會無趣可能不值得一聽,不過聽完後,反而讓我沉醉在一種自然high的狀態。天天都很早起,起床做運動與吃早餐(好像太閒話家常了XD)。

今年的主題聚焦在閱讀推廣與社會服務,而早上的專題演講是林珊如老師的「數位閱讀」。好久沒聽老師"講課"了,那一個小時裡真的有回到大學生上課的感覺,我朋友坐在後面頻頻打哈欠(不是老師講的太無聊,而是太像"上課"了),而我聽得有點出神,反覆思考著自己公司的產品。以下是由珊如老師演講內容整理的:

數位閱讀或數位內容的特點
  1. Non-linerity:非線性、超連結
  2. Interactivity:評論,討論,參與感,人氣
  3. Immediacy of Accessing Information:大量文本、聯想、查索、蒐集
  4. Convergence:匯集性、影音+圖文
  5. 隱匿性:對平時有識讀障礙、害羞的人更容易閱讀

紙本閱讀 v.s. 數位閱讀
基於這些特點,閱讀者在不同的情境下,形成了和以往紙本不同的閱讀型式與慣性,整理如下,
紙本閱讀數位閱讀
Indepth Reading
Concentrated
Sustained attention
Anootation& highlighting
Browsing & Scanning
Keyword Spotting Reading
One-time Reading
Non-linear Reading
Selective Reading
在數位閱讀的族群身上也會發現下列特點:1.不分族群,人人更平等;2.較具世界觀;3.認為公平取閱,分享資源;4.以圖為主的閱讀;5.能快速處理資訊,能平行(幾乎同時)處理多件事情。

這裡須強調紙本閱讀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優勢,就是研究指出,人們在筆記、註記及畫線的同時,對於閱讀的這件事會在腦中留下更確切的位置及對人的記憶產生更深的印象;另一方面來,閱讀與書寫是同時發生的,閱讀力其實跟創造力有很深的連結,閱讀可以啟發創意,創意可以開啟閱讀。

不論如何,數位閱讀究竟是阻力或助力還有待討論,討論的層次或方向包含了文字、內容、方式、環境、心智涉入程度、心理、生理、文化等面向。

珊如老師有預告,七月號的《科學人》將會以數位閱讀作專題討論,我想到時候我去書店買本來看看,同時也買一本Koobe電(子)雜誌版來看,細細去感受一下老師所說的一切。

整理老師提到寓教於樂的數位內容:
  1. Math Blaster
  2. Brain Pop
  3. I SPY


補記:可以就以上提到的特點去分析iPad及Kindle產品設計,雖然兩者都可閱讀電子書,但本質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