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幾篇古語言與文字(註1),依稀覺得有些疑問,想透過一些「字」來參考看看。
國語.周語:「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姓。中國漢代有豚少公。
《爾雅》《釋畜》:馬八尺為駥。牛七尺為犉。羊六尺為羬。彘五尺為䝈。狗四尺為獒。雞三尺為鶤。
另,補充:甲骨文的「豕」與「犬」是相似的,直至戰國時期還是類似。
小結:豬、彘、豕在現代只剩一個意思,然各地語言還是保留著「彘」音居多。除了代表食用豬肉在華人心目中的地位,亦代表不論時間的長短,語言的核心不是那麼容易被取代。
豬
甲骨文有「豕」,小豬;有「彘」,野豬遭射獵中;古代「豬」、「豕」相通,二字為方言之別。 《方言》(註2,書寫於公元前209年~9年)卷八:「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南楚謂之豨,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貕,吳揚之間謂之豬子。」其名曰彘,這是江浙“豬”的方言發音。
現如今在中國---陝西省的關中平原西部---寶雞(關中西府地區)依然將“豬”讀作“彘”。這也許就是對古老語言的最好闡述吧。浙江溫州泰順一代的吳語方言莒江話亦把豬讀作zhi。 -某網友,對不起忘了出處與人名
補充:彘
《山海經》: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司彘之國。國語.周語:「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姓。中國漢代有豚少公。
《爾雅》《釋畜》:馬八尺為駥。牛七尺為犉。羊六尺為羬。彘五尺為䝈。狗四尺為獒。雞三尺為鶤。
另,補充:甲骨文的「豕」與「犬」是相似的,直至戰國時期還是類似。
小結:豬、彘、豕在現代只剩一個意思,然各地語言還是保留著「彘」音居多。除了代表食用豬肉在華人心目中的地位,亦代表不論時間的長短,語言的核心不是那麼容易被取代。
女部字文化現象探討
如果女部/女字旁是專指女性,那為什麼有那麼多字?而男性沒有那麼多字(僅僅造了屈指可數的「男」字:侽娚嫐嬲甥舅莮虜)?因為文字後來的發展是由男性主導?那語言(口說)階段的發展也是男性主導嗎?「漢語多功能字庫」共收錄319個女字旁的字,有70個字有甲骨文或金文,於周朝之後才發展出「婆」、「妯」、「媳」(特定與女性有關的指稱),「媾」、「嫉」、「嫖」(與偏差性格有關的字眼)等字。女字旁的字大致可分為幾類:姓氏與名字,婚姻狀態,生育狀態,稱謂與地位,容貌或品德的形容(有好的有壞的),男女情欲關係。「從女部的字,可看到大量的形聲字,亦即大部分的字皆為後造之字。」。
妻,甲金文從「又」從長髮女子,表示用手抓住一個女人的長髮。粵語音「ʦʰɐi」、閩語「ʦʰe」…以上藉由「漢語多功能字庫」整理。從這些造字初期可以看出,女字旁就是「客體的呈現」,一位他者,一位值得指稱的對象,要給予其區別,皆是拿與「他」相關的特徵來創字。他者與創字者(群體)的關係有待商確,姑且也不論是否為母系社會的表徵,這裡可以肯定的是女字旁不帶有侮辱或賞玩。就像鄰國人民為「方」,人的軀體為「身」,衰老的人寫「老」。
娠,甲骨文辭殘,疑用作婦名,《合集》14070:「……娠其嘉。」。
娶,甲骨已見「娶」字,只用為人名;…後以「娶」為嫁娶之專字。
媚,甲金文從「眉」從「女」,構義不明。甲骨文所從的「女」多在「眉」下,金文同。甲金文皆用為人名。
嬂,甲骨文及篆文從「女」,「戠」聲,本義未明,作女子名用字。
娘,卜辭用作人名。
婪,甲骨文辭例甚少,語義不明,參見《合集》10298。古書用其本義,如《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
後來女部字的發展就統計,褒義字56個,貶義字70個,中性字184個(引自http://www.xueshut.com/hanyuyj/37179.html),從這數量來看,所謂的傾向也不嚴重。嚴重的是後代的有色鏡片與當代心聲。娼即是娼,娘即是娘,…即便如「婪」也是到了楚辭才被賦予了「貪」。妄的、媚的、姦的(這樣看來像指3P了)、婉的都還是可以指男性,不因為字裡面有「女」而不同,像是「奴」一定是有男性有女性。如同我前面說的,「女」就是客體,是主觀來說,對立面的人,是與主體相較的人。
經過這一輪探究,我還是會說「古中文字無性別歧視(2014/05)」。後代加諸的,我們不能放至創造的本意。《說文解字》已經錯了那麼多,關於裡面女部的字,就別太認真參考它了。
參考資料:〈论《说文解字》女部字及其文化内涵〉、〈女部字文化現象探討〉。女字相關的字:女(甲骨)汝(甲骨)妝(甲骨)囡(後起字);毋(小篆?)毒(小篆)每 毐 母 毓 繁
閩南語與甲骨文
閩南語可追溯自夏朝,從夏商周以降,就是夏言。夏言即雅言,即古代的讀書音,又稱文言(文雅,同義複詞)。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後為司馬炎統一,國號晉。旋因八王之亂而致五胡亂華,中原漢人攜家帶眷南遷閩南,福建縣誌有「衣冠南渡、八姓入閩」,而將語言的種子播撒於閩南,爾後上古漢語變成今之閩南方言。而北方陝西、山西一代的方言,因胡人從此進入中原,而將語言攜入中原,後在北方壯大,形成今日的普通話。此消彼長之間,官話變方言,方言變官話,為政之人,不可不慎!-陳世明〈閩南語〉
一些常見詞語中的古語文
「有身」,「身」的甲骨文本意就是懷孕。另外,像是「讀冊」的「冊」指的是古漢字中的竹簡。現代用語 | 閩南語寫法或本字 | 讀音;出處 |
---|---|---|
跑 | 走 | tsáu |
跌倒 | 跋 | puàh |
懷孕 | 有身 | ū-sin |
地震 | 地動 | tē-tang |
濕 | 澹 | tâm |
讀書 | 讀冊 | thàk-tsheh |
裂 | 必 | pit |
本事 | 才調 | tsâi-tiau |
鍋 | 鼎 | tiánn |
週歲 | 度 | tōo-tsè |
瞎子 | 青盲 | tshenn-mê |
縮小、收縮 | 勼(?這我有疑問) | kiu |
辣 | 薟(註4) | hiam |
表一:整理自《漢字的華麗轉身》
〈臺語中的古語與漢字保存〉/邱鐘義
《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四個朝代年的用字不同,正說明這四個朝代是不同漢語系民族。由於夏朝與周朝主政時間最久,「年歲」乙詞遂成為閩南語常用詞。 -陳世明
承上,現行漢字是各漢語系民族造字的總集合。「文字是為了順應生活,慢慢創發而增多的。很多創意是偶發的,並沒有預先設立一定的法則。」( p.8,《新編進階甲骨文字典》/許進雄)「漢字維持語言複雜性的選擇之一就是從字的形象下手(同時又簡單化了發音)。沖與衝、震與振、背與悖、衛與為等等 [不同的字],雖用同樣的音,卻用不同的形象給了後人線索,抓住有形或無形的概念以幫助表達。」-〈學習閩南語用字〉。以下亦相關。
華學誠等認為「王逸去古未遠,又是楚人,為什麼反而沒有今人的研究成果豐富?我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王逸云『楚人名某日某』時是立足于當代,…衹注意自己生活的時代楚方言中是否還有這種說法,凡是《楚辭》中的詞語在當代楚語還在使用的,就予以引證。假如這一推論能夠成立,那麼《楚辭章句》中的楚方言研究成果就具有了共時性質…」
從王逸的著作亦可以看出漢語可以包容的程度與當地/當時社會採用漢字的方式,與後來韓族群、越族群、大和族群相去不遠。漢字一直保有造字的可能,與其象意象形的可能,亦有表音(同時表意表形)的可能。於楚地、越地、大北方創造的概念與文字皆有可能融合進主流,也可能隨時間汰換或因空間保留在地區。
題外,或許這又是文言文困難之處。從春秋(或周?)開始,大中國各地便習得漢字,並加以應用,不斷有詞彙被創作出來,分歧的不只是字眼,寫法也冏異,有時更是溝通阻礙,明明是同一個概念。一開始提到的《方言》/楊雄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即便如此,各民族有讀音而寫不出來的冏況肯定是有的,如同臺灣原住民早期亦無使用文字,勢必要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流通,語文才會定形,自成一格。
二千年前的楚語
先介紹一古人。王逸,字叔師,生卒年不詳,出生於楚地。東漢著名文學家。漢安帝元初中為校書郎,漢順帝時官侍中,漢桓帝延熹間為豫章太守,知名著作有《楚辭章句》。華學誠在〈論王逸的楚方言研究〉(註5)整理出:《楚辭章句》中解釋方言詞又指明方言區域的共有22條,其中兩條為秦方言詞…其他20個方言詞均屬楚方言。吾選錄製表如下:楚語的「爽」與「宿莽」沒有對應的通語詞彙,是新的概念,而侘傺,屬音變詞,「後世吳語和客家話中還有這個詞語。」
楚語文 漢詞意 出處 靈(子) 巫 《九歌‧雲中君》靈連蜷兮既留 於菟 虎 在《左傳》亦有記載 潭 淵,深水 《九章‧抽思》長瀨湍流,溯江潭兮 瀛 池澤中 《招䰟》倚沼畦瀛兮,遙望博 侘傺 失志悵然駐立 《九章‧惜誦》心鬱邑余侘傺兮 宿莽 草冬生不死者 《》夕攬州之宿莽;
《九章‧思美人》搴長洲之宿莽爽 敗 《招䰟》露雞臛蠵,厲而不爽些 表二:選錄製表自〈論王逸的楚方言研究〉/華學誠
華學誠等認為「王逸去古未遠,又是楚人,為什麼反而沒有今人的研究成果豐富?我們認為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王逸云『楚人名某日某』時是立足于當代,…衹注意自己生活的時代楚方言中是否還有這種說法,凡是《楚辭》中的詞語在當代楚語還在使用的,就予以引證。假如這一推論能夠成立,那麼《楚辭章句》中的楚方言研究成果就具有了共時性質…」
從王逸的著作亦可以看出漢語可以包容的程度與當地/當時社會採用漢字的方式,與後來韓族群、越族群、大和族群相去不遠。漢字一直保有造字的可能,與其象意象形的可能,亦有表音(同時表意表形)的可能。於楚地、越地、大北方創造的概念與文字皆有可能融合進主流,也可能隨時間汰換或因空間保留在地區。
題外,或許這又是文言文困難之處。從春秋(或周?)開始,大中國各地便習得漢字,並加以應用,不斷有詞彙被創作出來,分歧的不只是字眼,寫法也冏異,有時更是溝通阻礙,明明是同一個概念。一開始提到的《方言》/楊雄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出來的。即便如此,各民族有讀音而寫不出來的冏況肯定是有的,如同臺灣原住民早期亦無使用文字,勢必要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流通,語文才會定形,自成一格。
中國史上許多研究自我與他者關係的二手研究,都假設文明的中國人或漢人與蠻族間存在簡單明暸的分歧。雖然無法否認許多文獻中--特別是重要的儒家著作--都想當然爾地流露出華夏優越感…。分析戰國與帝制初期的菁英著作後顯示,文明與野蠻…的二分法並不總是存在,一些早期的作者會根據不同的動機,以更複雜的方式來區分自我與他者。史書、韻書的中原/中央觀點常常在,但兩千年前實體距離是真實的實體距離,語音也較現代拗口,種種因素之下我覺得古人的包容較深,對語言文字的創見勢必有當代文人無法立馬參透的部分。關於古漢語與文字的蒐集,我下的工夫是還不足的。明年再繼續努力!
…
菁英作者以溫和且微妙的方式來揭露偏誤,然而,他們的書寫通常著重在用「越」來批判自我,所以內容少論及越,更多是對越的普遍無知或缺乏關懷。 -p.154~155《古代中國與越》第五章 文化優越感與族群概念化的修辭
註1:〈甲骨文創想之後(After Invention…)〉、〈關於甲骨文的兩個感想〉(「俯瞰的角度 」;將字視為「生命」)、〈學習閩南語用字〉
註2:漢代楊雄作品。依陳世明老師的觀點,該書應採用閩南語唸,才得真意
註3:「漢語多功能字庫」
註4:我覺得應該不是本字,查了許久看到了這節錄:《講臺語其實不難》作者自序:「例如臺語推薦用字第三批第三十六個字臺語的「薟」代表國語的「辣」字。這個字不僅字義不對,也沒有文獻典籍佐證,僅以韻書切出hiam的音就說此字代表「辣」。然從荀子.正名篇:「甘、苦、鹹、淡、辛、酸、奇味以口異。」及日本漢字大辭典來看,在在都顯示「辛」才是真正的用法。…中醫養生書及《肉蒲團》常見「吃辛吃苦」的用法,荀子.正名篇及食品標示「辛香料」、及最近韓國出現乙包名叫「辛拉麵」的產品,在在都證明同義複詞「辛辣」的「辛」就是國語的「辣」,這是沿用中古漢語的用法。而推薦用字顯然受到韻書的影響而切出「薟」這個字。這就是用韻書切白話音的結果!」
註5:《中国文字研究》第三輯. (2002). 广西教育出版社.
註2:漢代楊雄作品。依陳世明老師的觀點,該書應採用閩南語唸,才得真意
註3:「漢語多功能字庫」
註4:我覺得應該不是本字,查了許久看到了這節錄:《講臺語其實不難》作者自序:「例如臺語推薦用字第三批第三十六個字臺語的「薟」代表國語的「辣」字。這個字不僅字義不對,也沒有文獻典籍佐證,僅以韻書切出hiam的音就說此字代表「辣」。然從荀子.正名篇:「甘、苦、鹹、淡、辛、酸、奇味以口異。」及日本漢字大辭典來看,在在都顯示「辛」才是真正的用法。…中醫養生書及《肉蒲團》常見「吃辛吃苦」的用法,荀子.正名篇及食品標示「辛香料」、及最近韓國出現乙包名叫「辛拉麵」的產品,在在都證明同義複詞「辛辣」的「辛」就是國語的「辣」,這是沿用中古漢語的用法。而推薦用字顯然受到韻書的影響而切出「薟」這個字。這就是用韻書切白話音的結果!」
註5:《中国文字研究》第三輯. (2002). 广西教育出版社.
其他未採用的:
廣府話f音泛濫,未覺,相信你不諳而只道聽途說。
我潮州人,曉廣府話及潮陽話。不解汝等要踩低同是受壓迫廣府話,就徧不敢數普通話之不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