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28, 2011

資訊無好壞‧人心難測(Less is More: Part II)

前文…但真正難搞的還是在人心。

今年11月,發生了一件對於我國資產極度傷害的事件。故宮珍藏品龍藏經多年來數位化的心血結精遭人監守自盜,圖謀私人的口袋。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文物典藏的損失或許其次,重要的是我國在典藏政策執行上出現了紕漏。這麼重要的數位化文物,如何可以任人隨意或輕易複製並且攜出,管控的流程如此粗糙便宜行事,是不是太小看這些文物的重要性,或太小看人類心中對資訊的貪念?

上面的情況僅是對內部機構產生較大影響,對於外界的影響或許事小,姑且再舉「博客來」的例子。

星期六, 12月 24, 2011

資訊越少越好(Less is More: Part I)


PY11
Originally uploaded by peterbaker
如何?你 喜歡現在每天接收的訊息嗎?

我很久很久沒有在這園地寫下文字了,真不好意思。第一,是因為我開始轉換我人生的跑道,開始離開資訊;第二,是因為我受不了這麼多「資訊」了。例如:BlogLines上的訊息,我到後來就懶得去追蹤了,不是因為那些訂閱的部落格或新聞訊息品質差,而是量多到我在生活之餘無法應付,我選擇生活,放棄了更新資訊。

人類文明從文字記錄的那一刻開始,資訊就已開始「成長」。如且不論成長的速度,自然界本來就已富含訊息,來自植物的,來自動物的,來自星空,來自每個人的心靈,人們即使已擁有仍查覺不足,因而不斷思考,不斷發現,不斷記錄,不斷發明,資訊不斷塑成。「越來越多」的資訊底下,同時形成了越來越多「同源資訊」繁衍的資訊,簡單的,可以視為不同語言的譯本,複雜的,可以視為不同才氣/努力創作的作品。

於是,人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譯本,越來越多的作品,資訊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