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性與包容性是漢字的最大特色,一個字既包含了幾千年來字形的種種變化,也同時包含了幾千年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種種語音內涵。…我們可以不管一個字在唐代怎麼唸,也讀得懂他們寫的詩文。同樣的,不同地區的方言,雖不能夠相互交談,卻因文字的外觀是一致的,也可以通過書寫的方式相互溝通。
中國的疆域那麼廣大,地域又常為山川所切割隔絕,其存育的種族也相當複雜,但能夠融合成一個整體,這種特殊的語文特性應該就是最重要的因素。-by 許進雄《字字有來頭》〈自序〉
現行的「中文」有許多的不同音同義字(同義複詞)
如行走、烏黑、拍打、打擊、眼目、毛髮、死亡、思想、堅硬…
換作是英語可能是,就如ox,cow(牛);日文可能是,如:いく、ゆく(行く,註一)…
「同義複詞」是我看陳世明教授影片學習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為什麼重要?如同引言說的,漢字「包含了幾千年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種種語音內涵」,兩個字(含以上)指稱同一個動作、事物是非常道地的華文文字系統,這個特點完全不同於拼音文字的侷限(或是說是長處),…。以下陳教授寫的這個段落我覺得很精彩:
許多用字其實就是用字義、字形去找就好,怎麼會變成用(現代)字音去找,再來貼近「現代用語」的辭語。河洛話這麼的古,搞不好二萬個漢字裡面,有一萬個都是由河洛話相關語系發展出來的字,用現代的邏輯去找用字,去迎合大眾,不僅不尊重自己的專業,也不尊重本來就已荒廢的漢字。(Minwei Chung 2021年3月24日 )
根本的方法不去修正,一直不爭氣地「守舊」,又演得很爭氣,這樣情緒比學術還需要被照顧的情況值得人們深思。
中國的疆域那麼廣大,地域又常為山川所切割隔絕,其存育的種族也相當複雜,但能夠融合成一個整體,這種特殊的語文特性應該就是最重要的因素。-by 許進雄《字字有來頭》〈自序〉
同義複詞
Minwei Chung 2021年3月5日 ·現行的「中文」有許多的不同音同義字(同義複詞)
如行走、烏黑、拍打、打擊、眼目、毛髮、死亡、思想、堅硬…
換作是英語可能是,就如ox,cow(牛);日文可能是,如:いく、ゆく(行く,註一)…
「同義複詞」是我看陳世明教授影片學習到的一個重要的概念。為什麼重要?如同引言說的,漢字「包含了幾千年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種種語音內涵」,兩個字(含以上)指稱同一個動作、事物是非常道地的華文文字系統,這個特點完全不同於拼音文字的侷限(或是說是長處),…。以下陳教授寫的這個段落我覺得很精彩:
共同,同義複詞,即共就是同。同桌而食,即臺語共桌而食。
我會發現臺語漢字理論,就是因為對古書用字的敏敏銳度。打開、拍開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同一篇文章,讓我頓悟臺語漢字的奥秘。下面的文獻,您自己看一下。同桌而食、共桌食,其實是兩個不同方言區的用法,但離不開同義字的概念。
元 • 王實甫《西厢記 . 第四本 • 第三折》:「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也合著俺夫妻們共桌而食。」
《警世通言》第廿二卷:「當日就留於書房之中,取一套新衣與他換過,同桌而食,好生優待。
《濟公全傳》第136回:「李福把褫套放下,擦臉喝茶,歇息了片刻,要酒要菜,主僕二人同桌而食。」
《宋史》卷217:「老員外吩咐叫家人照樣預備,仍然陪著同桌而食。」
《兒女英雄傳》第 29回:「安太太因他們還不曾過得十二日,仍叫張姑娘伴了何小姐回到新房,同公子夫妻每共桌而食。」
仝,同也。全賀,文人的用法。臺語是「共賀」才對。
研究閩南語(臺語)用字可能的局限
我覺得關於閩南語用字研究的人很被局限的一點是,他們以為古人是用現代發音(普通話)在講話。許多用字其實就是用字義、字形去找就好,怎麼會變成用(現代)字音去找,再來貼近「現代用語」的辭語。河洛話這麼的古,搞不好二萬個漢字裡面,有一萬個都是由河洛話相關語系發展出來的字,用現代的邏輯去找用字,去迎合大眾,不僅不尊重自己的專業,也不尊重本來就已荒廢的漢字。(Minwei Chung 2021年3月24日 )
根本的方法不去修正,一直不爭氣地「守舊」,又演得很爭氣,這樣情緒比學術還需要被照顧的情況值得人們深思。
「文人相輕」的態度
Minwei Chung 2021年3月29日上午3:15 ·最近會看一下大衛羊,而這集的內容令人讚歎。
但是好多好多的字都不會使用了xD,還真的「書讀的不夠多」。如果那些學者說 俗字(或者他們現在的誤用)可以通,可以「含糊不清地寫」,那其實就如同中國在推行簡體字的時候一樣,用×體字來代替正體字。須深思慎行。
看完這集也更可以確定自己對於甲骨文創造初期的假想,與後來各民族是如何使用這套文字系統假設。所以要偷偷地說,大衛羊也是有講錯一些漢字學的基本。但我不喜歡 大衛羊「文人相輕」的態度,這樣有好有壞,我不想支持,唯他的內容是有水準。
不同字形但同音
以下一樣引用自陳世明教授:這兩個漢字音相同,通常同音的漢字,多半意義相同。 沖,造字是水從中間快速流出來,如用水管沖洗汽機車等。至於衝呢?造字是重裝加速前行的意思,如衝鋒陷陣。
其它像是震與振也是一樣,震動或振動均可,但後來慢慢約定俗成,採地震而非地振,至於震動或振動,就看使用的情況而定。但振作就不採震作。地震,根據長時間的觀察,臺灣似乎有久旱而雨,經常伴隨地震發生的現象。
背與悖兩字,都有反叛的意思。但古代有人採用「倍」字,就可以知道倍、背、悖三字同音,倍是同音寫錯字。就因為如此,我們得以知道,當時的語言是河洛話。這種同音異字(寫錯字)學界稱以音通假。透過以音通假的理論,就知道古代的語言並末消失,而是保留在閩南語裡面。
說完「同義複詞」,另一個漢字現象是不同字形,同音卻有類似的內涵。「文字是為了順應生活,慢慢創發而增多的。很多創意是偶發的,並沒有預先設立一定的法則」(p.8,《新編進階甲骨文字典》/許進雄)。不同字形同音字可能是不同民族或是不同時間的創發(同義複詞也是),要解答這個現象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在語言變化的原理當中。「語言的變化基本上有兩種原動力,第一種是簡單化…;另一種是維持複雜性-因為語言需要分辨意義,有著比較多複雜的結構可以給我們更多選擇。」-〈語言變化會從哪部分先變?〉(註二)
漢字維持複雜性的選擇之一就是從字的形象下手(同時又簡單化了發音)。 沖與衝、震與振、背與悖、衛與為(可以一直舉例下去),雖用同樣的音,卻用不同的形象給了後人線索,抓住有形或無形的概念以幫助表達。
以上三個重點,就是我覺得學習閩南語用字時可以著力的地方。
小 結
語言是活的,它的存在一定比工具(文字)更久遠,總的來說,是先有言語才有文字的。古漢字/甲骨文利用形象會意等等的創意兼容並蓄,將聲符與音樂(聲調)潛藏在其中,又開放給各地各時期的人們持續創作,是「意象思維」的集合品,使之能「以簡馭繁」與「顯隱相成」(註三)。發展到後期是先有語言或是先有文字可能就難以判斷了,但哪個時候才是後期也難斷定。語言是活的,它的存在一定比工具(文字)更久遠。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但有歷史亙古的大問題:
在社群與國家頻繁的交流之下,勢必有被取代的價值或是語言。
平心而論,臺語(/閩南語)不存在消失的問題,但存在書寫的問題,這個書寫問題是因為文化斷鏈/斷層,把古老造字的智慧與漢字結晶給遺忘了,重新拾起需要整個文化圈有意識地一同執行,且不帶有偏見。
然,網路上自由的言論往往真實上演著虛構(頻頻貼標籤)與淺薄。當人們的習慣/刻板是一種傷害的時候,那些「無所謂們」都可能導致文化的再次受傷。重新拾起正確的臺語用字不難,拿起古籍與各種豐富的資料庫用心對待即可,但政治與文化上的攻防交錯,才是讓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之處。
註0:標題英文引用自林遠澤教授之研究案:《中國文化的符號形式基礎-漢字思維與文字學的哲學研究》(A Study of the Symbolic Forms of Chinese Culture---On the Thinking Mode of Chinese Script and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tology)
註一:引用自音速語言學習(日語)
「いく」這個唸法在日本上代時期就有了,算是比較古老的讀音,「ゆく」則是在平安時期出現,後來廣泛應用於和歌和文學作品中,特別是和歌和俳句等等,幾乎都只看得到「ゆく」這種唸法,不過,到了現代,口語會話中則以「いく」居多,只有少數情況才會唸成「ゆく」,這二者的使用區別大概是:
註二:在蒐集資料的時候發現,原來日文漢字也有學習到這一點:同音但用不同漢字表達,如:「温」與「暖」。
註三:〈漢語、漢字與意象思維〉/劉長林。
初稿:5/21/2021
註一:引用自音速語言學習(日語)
「いく」這個唸法在日本上代時期就有了,算是比較古老的讀音,「ゆく」則是在平安時期出現,後來廣泛應用於和歌和文學作品中,特別是和歌和俳句等等,幾乎都只看得到「ゆく」這種唸法,不過,到了現代,口語會話中則以「いく」居多,只有少數情況才會唸成「ゆく」,這二者的使用區別大概是:
「いく」:一般口語會話時使用另,https://nihon-go.jp/說明:『「行く」「往く」「逝く」は、いずれも「いく」または「ゆく」と読む異字同訓の語です。』
「ゆく」:和文學、詩詞有關時才使用
「いく」:用來表示具體的「行走」動作
「ゆく」:用來表示抽象的意思
註二:在蒐集資料的時候發現,原來日文漢字也有學習到這一點:同音但用不同漢字表達,如:「温」與「暖」。
註三:〈漢語、漢字與意象思維〉/劉長林。
初稿:5/21/2021
陳世明 • 2024/2/25
回覆刪除臺語有臺語的字
國語有國語的字,臺語有臺語的字。兩千年前的書,就已經這樣寫。臺灣人別再自卑了,我們有我們自己的漢字,而且這些字是祖先自己造的。
《方言》第一卷第三條:「娥、㜲,好也。
秦日娥,宋魏之間謂之㜲,秦晉之間,凡好而輕者謂之娥。自關而東河濟之間謂之媌,或謂之姣。趙魏燕代之間日姝,或日妦。自關而西秦晉之故都日妍。好,其通語也。」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漢字,這些字是自己造的,所以用字各不相同。這一條的臺語漢字是姝,音同水,且出現的地方就在中原。
如:洛陽三姝、飛鷹三姝。《甘字典》這個字的白話音,就是與水同音。
姝美,同義複詞。國語美,臺語姝。美麗,古代亦有寫作姝麗。
#姝美
woody228228
回覆刪除我學過修辭學、音韻學和文字學,主編過小學國語課本前後20多年,非常支持陳世明老師的觀點。
閩南語、粵語、客家語,都是漢文歷史發展上的文化層,代表各個朝代的主流語言,由於世代興替,喪失其主流優勢淪為地方語言,漸漸和文字脫離。
推動閩南語,陳豐惠老師長老教會一派人以為台語有音無字,其實是很大的誤會。
後來他們用漢羅拼音,把找不到的字用羅馬字拼音,並目列入當時九年一貫的課綱,現在問題出現了:
1. 有很多字都用錯了。
2. 用字不統一產生困擾。
3. 有很多字明明有很恰當的字不用,卻用羅馬拼音。
現在陳世明教授提出漢字歸源的漢字學閩南語,也是回歸到文化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