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and Web

生活,從資訊到網路,從網路到資訊

Facebook (6) Google (3) 互動 (23) 使用者介面 (8) 圖書館 (15) 好工具 (11) 我與網路 (16) 數位內容 (16) 料理 (4) 法律 (13) 溝通 (15) 演講 (5) 知識管理 (2) 科技 (13) 筆記 (34) 經營模式 (14) 網站設計 (17) 網路 (31) 網路資源 (11) 設計 (7) 語言/文字 (19) 資料典藏 (10) 資訊服務 (26) 資訊架構 (5) 資訊組織 (8) 資訊行為 (44) 質性研究 (6) 軟體 (2) 食譜/食物 (14)

Open/Free

中了分享的毒(談flickr的限制) 2006.07

Personal Home Page as an Info Resource 2006.08

信仰的道德 2006.09

數位的臺灣2008.04

台灣棒球維基的聚會-社群經營(Meet wiki, meet users) 2008.04
台灣棒球維基的聚會-執行者與數位內容(Wiki as a tool)2014.06

Folksonomy的發展與應用 2008.05

知識管理(系統)與人性 2008.06


〈網站可以怎麼分類?〉上 2013.04
〈網站可以怎麼分類?〉下 2013.04

他們口中的海量資料/巨量資料:討論當時的流行術語,以及其根本 2013.04
巨量資料與人生(The Big Data we Create) 2013.05
網路人生與海量資料(The Web User and Big Data)2013.06

Beta11:分眾之後(Unfocus)2008.10
Blog出現之後 2007.03
談談自由與網路上的自由2013.06
所以我懇請你做一件事:怎麼離開舒適圈/模式 2014.10
(系列文)在網路環境中獨立 尚未全部完成

Facebook 的罪與罰(God and Human) 2013.02
刻畫臉書當中的邪惡 上 2014.07
中:網路是人類社會下一個由下至上的制度
下:網路是好的,有其「物暢其流」的用途(開放Open),有其「物盡其用」的本質(開放與自由Freedom),有其「自由最大化」的初衷(開放與 超連結Hyperlink)。
回收碳粉匣

食譜部落格匯集(RSS of Recipes) 2009.06

英文學習/聽力資源(Listening Resource) 2012.12

人類,又稱發明家 2013.03
以電郵發送這個BlogThis!分享至 X分享至 Facebook分享至 Pinterest
首頁
訂閱: 文章 (Atom)

Welcom!

[資訊與網路]這十年寫了什麼?


資訊可得性 我們在決策時會高估容易到手的資訊。 最新、顯著、強烈、符合的4種資訊容易讓人留下記憶。
認知可得性的資訊也會受到情緒影響。

專題

  • Beta
  • HCI
  • Open/Free
  • 資訊的法則(Regulation of Information)
  • 食物:資訊
  • 首頁

最新文章

載入中...

About Me

  • Mingway
  • 閔衛(mingway)

Blog Archive

  • ▼  2025 (8)
    • ▼  5月 (1)
      • 圖書館・科技・創作(Library, Biblio, Creation)
    • ►  3月 (2)
    • ►  2月 (3)
    • ►  1月 (2)
  • ►  2024 (6)
    • ►  12月 (2)
    • ►  3月 (2)
    • ►  2月 (2)
  • ►  2023 (10)
    • ►  9月 (1)
    • ►  8月 (1)
    • ►  5月 (2)
    • ►  4月 (3)
    • ►  1月 (3)
  • ►  2022 (15)
    • ►  12月 (2)
    • ►  11月 (3)
    • ►  10月 (3)
    • ►  9月 (1)
    • ►  8月 (2)
    • ►  7月 (2)
    • ►  6月 (2)
  • ►  2021 (5)
    • ►  7月 (3)
    • ►  5月 (2)
  • ►  2020 (1)
    • ►  12月 (1)
  • ►  2019 (6)
    • ►  11月 (1)
    • ►  7月 (2)
    • ►  5月 (1)
    • ►  1月 (2)
  • ►  2018 (14)
    • ►  12月 (1)
    • ►  11月 (2)
    • ►  10月 (3)
    • ►  9月 (3)
    • ►  4月 (2)
    • ►  3月 (3)
  • ►  2017 (9)
    • ►  12月 (5)
    • ►  11月 (1)
    • ►  8月 (3)
  • ►  2016 (9)
    • ►  4月 (3)
    • ►  3月 (3)
    • ►  2月 (3)
  • ►  2015 (4)
    • ►  12月 (2)
    • ►  11月 (2)
  • ►  2014 (16)
    • ►  10月 (2)
    • ►  7月 (7)
    • ►  6月 (2)
    • ►  5月 (2)
    • ►  4月 (3)
  • ►  2013 (17)
    • ►  6月 (2)
    • ►  5月 (3)
    • ►  4月 (6)
    • ►  3月 (4)
    • ►  2月 (2)
  • ►  2012 (11)
    • ►  12月 (2)
    • ►  5月 (1)
    • ►  3月 (3)
    • ►  1月 (5)
  • ►  2011 (2)
    • ►  12月 (2)
  • ►  2010 (10)
    • ►  9月 (5)
    • ►  6月 (3)
    • ►  5月 (2)
  • ►  2009 (14)
    • ►  9月 (1)
    • ►  7月 (2)
    • ►  6月 (1)
    • ►  4月 (3)
    • ►  3月 (3)
    • ►  2月 (4)
  • ►  2008 (23)
    • ►  10月 (1)
    • ►  6月 (4)
    • ►  5月 (6)
    • ►  4月 (5)
    • ►  3月 (3)
    • ►  1月 (4)
  • ►  2007 (25)
    • ►  12月 (3)
    • ►  11月 (4)
    • ►  9月 (1)
    • ►  6月 (2)
    • ►  5月 (4)
    • ►  4月 (2)
    • ►  3月 (4)
    • ►  2月 (5)
  • ►  2006 (33)
    • ►  12月 (3)
    • ►  9月 (8)
    • ►  8月 (8)
    • ►  7月 (3)
    • ►  6月 (5)
    • ►  5月 (3)
    • ►  4月 (3)

訂閱

文章
Atom
文章
所有留言
Atom
所有留言

搜尋此網誌

熱門文章

  • 如何補書系列(三):封面與書本脫落
    在補書時經常會遇到封面與書本脫落的狀況,與脫頁、封面破損等情況相較,相當容易處理。常見的原因有: 書體本身過重。英文書大約是一千頁,中文書約是八百頁(差異是紙質的關係)。 封面紙質本身靭性不強。這方面的例子以各學校裝訂之博碩士論文為顯例,過去都以單簿的雲彩紙為裝訂封面,流通久了,...
  • 在網路環境中獨立IV:文摘c (The Machinery of Our Brain and Internet)
    以下的內容皆是由《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雜耍的大腦〉摘要出來,因為太多重要的段落,所以就自成一篇文摘。 網路與我們的大腦/視覺 二零零五年時,心理學家德史芬諾和勒菲佛…總共檢視三十...
  • 《設計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目錄及節錄
    《設計心理學》 from 博客來 一月時拜讀了Donald A. Norman所著的《設計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卓耀宗譯),以前都不知道這本書有中譯本。知道的機緣有點奇妙,那天泡完溫泉去北投圖書館隨手一抽居然讓我發現了《設...
  • 視每個人為資訊的載體(Humankind as a Media)
    每個人都是資訊的載體。 「真正定義資訊的是『連結』,而不是『呈現』或『再現』」。 -哈拉瑞 「關係似乎是人生的一切。我們與每一樣事物都有關係存在」。 -露易絲‧賀 當有人是發話者,輸出資訊,有人就是收信者,輸入資訊。兩個人(以上)可以同時發話,亦可以...
  • 淡江大學圖書館的圖書轉贈活動
    這學期開始,淡江大學圖書館開始有贈書活書,每週三、四固定下午的時間會把要過時、多餘的複本(已重複典藏的書本)等"值得淘汰"的書籍放在公開的場所供讀者拿取,希望「每一本書,都能找到合適的愛書人」。 一開始注意到時,有點好奇打算去看看,但心想應該都是些舊書,不值收...

精選文章

邊際:經濟行為也是一種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 about Margin and Money)

改寫自〈 (經濟學) 2nd. #邊際 〉 Minwei Chung 2021.3月5日 · 一個基本的經濟學概念: 交通愈加便利,產業、都市會愈集中,還是愈分散? 另,申論題: 中南部各地接續地「擴充」科學園區是 長遠發展,還是只是選票策略? ...

熱門文章

  • 如何補書系列(三):封面與書本脫落
    在補書時經常會遇到封面與書本脫落的狀況,與脫頁、封面破損等情況相較,相當容易處理。常見的原因有: 書體本身過重。英文書大約是一千頁,中文書約是八百頁(差異是紙質的關係)。 封面紙質本身靭性不強。這方面的例子以各學校裝訂之博碩士論文為顯例,過去都以單簿的雲彩紙為裝訂封面,流通久了,...
  • 我與del.icio.us(共享書籤服務)
    看到這網站今日的成功,心中百感交集。這個點子我在大二(2004年)的寒假曾經思考過。 那時在台北與淡水之間來回通勤,把自己常用的網站網址記下來是沒問題,但後來東西越學越多,這個小腦袋瓜已經不能負荷,再加上傳統管理書籤的方式不夠彈性,我用的很辛苦,很想改進這兩項缺點。 因此我想到了...
  • Beta18:關於道德(的數則書摘) I
    哲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尋求一種完美無誤的「終極道德理論」…,我們的道德本能只是一種偶然的演化產物;顯然,一個由智慧超群貓咪組成的社會,其道預期標準肯定迥異由…類人猿所組成的社會。有鑑於此,尋求一個完美無誤的道德理論,和尋求一個完美無誤的終極消化系統一樣徒勞無益。 (就我們...

最近留言

載入中...
invisible hit counter

舉報濫用

「圖片視窗」主題. 由 Blogger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