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13, 2008

資訊行為的未來方向(My view of Info Behavior in the future)

Looking for Information / Case, D.的第11、12章以不同的職業、角色、人口統計分類討論各種「區塊」的族群的資訊行為,並展現了不同研究在蒐集資料方法上的多元性及成熟度(也顯示他們的研究經費充足吧!)。以下討論在這個分類架構下或本書寫成時所缺乏的細節

1. 不同個體的資訊行為
依Case的討論會不容易看到個人特徵(如情緒、Sense Making)、人際(Interpersonal)、情境(Situational)、文化體制(Structual)的影響。例如:科學家與低收入戶的資訊行為與需求必定有很大差異,這個資訊情境上的差異更可能造成個體在行為上差異,如:更會使用工具組織資訊;利用人際間資訊的頻繁程度、依賴程度;接收資訊量的多寡;解決問題的深度與難度等等。

不過我也承認這一塊的知識的確較少,研究者也比較不迫切想要了解。(不過網路的發展卻讓「社會」因素成了一個很好研究的單一題材)

2. 缺少網路使用的討論
本書完成於2002年,彼時關於網路使用的研究的確較現在少許多,不過從他的文章脈絡之中也可以感受到他捨棄且無意經營這方面的文獻。例如在討論到病患的健康資訊行為時(p.264),有論及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健康資訊行為的研究日趨重要,但他沒有提出任何當時可以找到關於網路使用的文獻。我想這是再版時,值得注意的一塊。

3. 資訊的Output
我這裡指的是資訊是如何被組織、生產及分享,是giving的概念,人際之間正式/非正式的傳播。因為不論是哪一區塊的群體,都可以發現人際之間的資訊是最大的資訊來源,卻沒有人討論這個資訊來源的源頭是怎麼形塑、傳播的。但我也認為這類研究先天就是很難設計的研究,所以在這本書中也沒有被Case充分討論。(不過也很神奇的,網路讓「Blog分享」變成一個很簡單的題目)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