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5月 24, 2023

讀書有感既《重新丈量世界》書摘(Not To Scale)

信念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從朋友那看到的
 讀這本書很有收穫。謝謝資訊的安排,讓我在回頭書市見到《重新丈量世界》。
 這樣的隨機世界還是讓我相當好奇,到底是我先對資訊產生了疑問,想找到答案,還是資訊有什麼話想對我說?

《重新丈量世界》的作者Jamer Hunt在設計學校任教。書中所說的分析許多卻與經濟學、資訊科學很有相關,這是這類書籍值得被寫被讀的一大優勢。學問的本質當然多有重疊,所謂的斜槓或跨學科有時候只是個必然。以下為書摘,順便與其他近期在讀的書混搭:

關於尺度

尺度就像影子一樣跟在我們身後。…我們打造出尺度,拿它來測量事物,它是我們自身的副本。尺度缺乏實體,它是出於我們的構想而建立的。…尺度…建立起一座可供預測的平臺,否則我們將陷於感官與知覺的茫茫大海。 

身體為我們指出了事物的大小,而尺度把它轉譯為一種更明確的認知形態。…我們能感覺到亮光,嗅聞到惡臭…但我們若沒有尺度,就無法知道地球有多大,或者分子有多小。因此,尺度可說盤旋在身體與大腦之間,以及知覺與概念之間。 -p.73~74

尺度是夢想與好奇心的材料,它造成情感上深沉的反響。馬戲團和露天遊場都透過尺度的劇烈改變作為一種手法,誘使觀眾走入其中,…每一樣東西都在我們孩童般的恐懼與想像裡放肆搬演,就像童書和電影。 -p.78

規模尺度的轉變──變得毫無重量、而且看來不費成本──讓社交行為發生了雪崩式的變化,而我們越來越明瞭,那種無所不在的媒介,正在扼殺我們專心致志、完成工作的能耐。

過去仰賴耐久貨和真人…現在慢慢轉化為一個互相連動的全球化經濟體,靠著資訊、服務、軟體和人工智慧來驅動。於是,對於那個已知世界的尺度,我們逐漸失去了名副其實的「接觸」。 -p.10

尺度並不單單被用來測量周遭事物的大小或輕重,它更是一種令人生畏的概念框架。…唯有深刻理解「尺度」這個概念帶來的糾結,並以之思考與行動,或許才是最好的策略。 -p.12

無論我們稱它為一座鷹架、一座格架、一個平台、一種文化、一套基礎建設、一個框架、一套計畫結構、或者一組規則,意圖都是一樣的:設計一個中繼性的框架,它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玫瑰花叢),而是讓許多不同構造物(或玫瑰花)可以出現的工具。 -p.242~243——
尺寸不僅決定形式,也呈現整個生命型態。大型動物的耗氧量大多不高,所需要的能量和食物也較少。…以體型而言,小型動物大多必須消耗大量食物、心跳速率快、行走速度快、翅膀拍擊得快,而且行動迅速;…聲音比較尖銳,壽命也比較短。 -p.66
蒼蠅的腳如果像大象一樣遲鈍又平渦,碰到很小的風就會被吹得東倒西歪。…生物體型逐漸變大時,將越來越不需要握持機制,例如小型動物的鉤子和吸盤、中型動物的手和爪子…大象的足部是扁平的,因為牠只需要重力就能站穩。 -p.68《形式的起源》

規模錯置

 現金或信用卡?買下或租借?實體通來還是線上購物?…這些日常可見的兩難都是個人生活中的小事,但放大來看,它們所扮演的角色會危及社會、環境以及技術革新所造成的未來,影響十分深遠。 -p.19

 規模上出人意料的改變擾亂了事件的因果,以及我們對事物運作的理解。這些轉變重新安排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概念設定(心),以及對世界的感知(物)。…

比如說,我們想改善地方上的公立學校教育,是該著眼於教室(教科書、課桌椅、…),還是著眼於教師?既然許多處於市中心的學區都面臨嚴重經費不足的問題,也許我們應該先關注那些學區的規模?或是關注那些有計畫削減學區經費的州立或全國性的政治人物?…

在過去,我們或許能從地方層級來談的事情,如今在範圍與規模上已經陷入一團巨量的糾結。…

系統失靈…簡單的答案就是這個世界變得難以駕御了…。這有部分肇因於兩項重的轉變,我稱之為「失去物質感知」和「糾結纏繞」。 -p.20~23

看待一個問題時,正因為限縮於區域的邊界線,才會讓人深陷其中,沒有去追蹤問題明顯而清晰的樣貌;如果能按照層級來重塑問題,反倒是一個發現新槓桿點的機會。
隨著層級的改變,問題的性質也會改變。某些情況下,我們容易因為高層級所做的事是否正確而顯得猶豫不決,反而對低層級能產生的小小正面影響過於執著 ——《重新丈量世界》

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會這樣提示:要認識一件事物,就不能不同時也認識與它交纏牽絆的一切。如果我們為了測量,而把某件事物給孤立出來,那就會使它脫離脈絡。…由質性轉換為計量,就某些方面來看是一種文明化的歷程。數學、金融體系及複式簿都是關鍵性的發明,從根本上產生了不同的可能性。但在度量衡上要邁向越來越精細的準確度,這個旅程也代表了我們的知識從身體和感官知覺中游離了出來… -p.65

系統──即使是糾結無解的系統──都是有槓桿點的,或者存在著內部的機會。藉由槓桿點施加壓力、力量、智力或資源,就可以從根本上把系統推向更理想的行為作用。

工業革命期間,海量的鄉村原民移居城市,一時間,大批人群顯然難以適應那些龐大的建築,……亢奮過動的步調,以及機械化的交通方式,這些東西在感官四周不斷震動,搖撼著人類的知覺體驗。…
管理學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同一個時代、同一種格格不入之感。工業工程師如泰勤(Frederick W. Taylor),就試著要讓人的能力條件,可以去配合那逐漸塑造出工作環境的機械力量。 p.70~72
資訊技術從本上來說,大致涵括了資訊的傳輸、處理和存儲技術。電報、電話、手機通訊和網際網路,都是傳輸資訊的手段,電腦和各種控制系統則是處理資訊的工具,紙張、膠捲、磁帶、光碟、半導體存儲器,則是存儲資訊的媒介。全世界資訊技術的發展,都是遵循著「用更少的能量傳輸、處理和存儲更多的資訊」這條主線來進行的。 -p.18 《資訊大歷史:人類如何消除對未知的不確定》
Linux表面上是個由下往上的生產過程,規模成長相當快速,但它的組織結構並非像許多神話製造者所言是一場全然的混亂及徹底的平等主義。它的成功源自於托瓦茲和其他人在由上往下的治理方式與由下往上的自主自律之間,建立了理想又脆弱的平衡。 -p.256

比例縮放與模式

框架可以是一種令人安心的設計,它把我們周遭的混沌雜亂收納進一個條理井然的「盒子」裡,以符合我們世界觀,直到無法收納為止。 -p.224
回饋在我們周遭的日常生活實在太常見,所以我們幾乎對它不假思索。…回饋是友善使用者設計世界的基礎。事實上,回饋對人類和機器的重要性,是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領域的創見。…維納(Norbert Wiener)和華格羅(Julian Bigelow)發現「任何自動產生的動作必須要有」回饋機制。回饋連接起無法以言語描述的心智活動(我們想做的事)、我們身體的結構,以及環境當中的資訊。… 

自然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的回饋,而在人造的世界裡,回饋必須經過設計。  -p.41~42《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
由下而上的模式或許不足以代表大部分人類所開創的文化豐碑,但確實導向了一種高度穩定的系統行為,能夠保持彈性而達到調適,甚至產生智慧。 --p.239
由下往上的過程中,如果想找出更大規模、巨觀層次的智慧與問題解方,就必須要有強大而積極的資訊之流、連結及反饋迴路。

比例縮放視域的操作有四項課題:
一/每一項在地議題,都可能是全球性的問題
二/在能夠極大化能力的層級運作
三/在不同層級重塑問題,可以產生洞見
四/每個新層級會帶來新的潛在合作者  -p.214~218

 千禧年之後,我曾經陪同監察委員、植病專家在中部山區勘調樹木(包括天然及人造林木)的顯著條狀、塊斑林地的死亡案件,一個顯著的表象,死亡植株彼此間似乎都在根系可及的範圍內,我懷疑亡者很可能相互「感染」,或自殺也有感染性?而且,為何是同一樹種,而非一片林子的許多不同物種暴斃?然後,病理學家又強調是樹先死,而後疾病上樹?

 討論的意義太低了,畢竟在地表之下,好幾十、百、千、萬倍複雜的微生物系統人們幾乎一無所知,過往溫帶文化的機械化約論又長期霸凌非邏輯或困思邏輯的天地,我不想依理性去思辨非理性的領域,我隱約可感可識植物不是人眼所見的植物,不是擬人化移情作用的聯想所能表述,雖然這樣做最容易博取人們的廉價濫情或關切,偏偏有時候我也只能從人的情識去形容,如同本文。
-陳玉峰 〈檜木之死〉(原文連結不可得)

問題已經產生相變,從曲折複雜而變成了糾結無解,造成了意料之外而難以掌控的特質或作用…。
換言之,隨著系統規模的變化,它們出現了前所未見的行為和作用。 -p.276

可能從前沒有意識或是察覺,總之,我們朝著時代前行,被有形的(尺度)與無形的(知覺、系統)給推進。願我們不會無知,不會無感…


除了《重新丈量世界》(Not To Scale),其他提到的書單與延伸:
 《形式的起源》(Origins of Form)/Christopher Williams
 《資訊大歷史:人類如何消除對未知的不確定》/ 吳軍
 《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
 陳玉峰的 山林書院部落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