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月 28, 2007

網路使用者行為-實體互動層面(physical perspective)

實體互動指的是個人在情境與認知方式的前提之下與使用者介面(包括了螢幕、滑鼠、鍵盤等)之間的實際互動行為,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使用者與網路使用者介面的互動,其中包含了網頁的介面及瀏覽器的介面。

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會先將使用者在瀏覽網站時可執行的動作分門別類,再以記錄檔(logs)記錄受測者在實驗期間所有行為,作為分析討論的依據。例如:Hargittai(2004)在他的研究中將到達某網頁的方式分類成四大類:1)在瀏覽器上輸入位置,2)利用瀏覽器上的功能(如:歷史記錄),3)網頁的表單下檢索語,4)點選連結,並詳細討論各類行為可能發生的狀況。又如:Choo, Detlor & Turnbull (2000)以過去Ellis(1989)提出的資訊搜尋行為模式為基礎,將網路搜尋活動分類成開始(starting)、連結(chaining)、瀏覽(browsing)、區別(differentiating)、監視(monitoring)、粹取(extracting)六種模式,此種以過去理論模式的分析方法,加深了理解資訊需求、搜尋策略的信度。Cockburn (2003)及Tauscher & Greenberg(1997)利用了觀察軟體記錄瀏覽器及網頁的使用,試圖從這些歷史談錄分析出大部分使用者的習慣,以改進未來的瀏覽器的設計。

瀏覽器上的「上一頁」功能是大部分研究都指出來的特殊行為,一方面是因為網路是由連結組成的群體,另一方面因為使用者在尋求一個他/她不知道存不存在的資訊個體或不確定的目標,因此在便利的連結之間悠遊「衝浪」 ( surfing),反反覆覆,來來回回,期待在與網頁互動中擊出浪花,這也解釋了另一個研究常指出的特殊行為,也就是瀏覽(browsing)(Morkes & Nielsen, 1997;Kari, 2004;Wang, Hawk, & Tenopir, 2000)。研究指出大部分使用者遇到超過顯示器螢幕的頁面,往往不會將捲軸拉到底,且不會詳細閱讀每一個到達的頁面,而是迅速地抓起有用有效的資訊之後,便「趕」往下一個目標移動(包含頁面中的其他連結、回上一頁、或一個全新的目標) 。網路使用者會將這一頁裡面的資訊利用機械(例如瀏覽器的歷史記錄、上一頁的功能)或人力(腦袋、手寫)暫時記錄下來。然而,當使用者遇到真正需要的網頁時,情況則完全改觀。使用者的動作由原先的瀏覽轉為閱讀,將網頁的內容(可能包括頁面架構、特色、資訊結構等等) 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並有可能將之設為書籤(Bookmark)、列印、Email或記下網址(這些行為視情境而定),真正需要的網頁因此正式儲存在記憶區。這樣的遇見,在Rieh(2004)的研究中被使用者視為搜尋成功(詳見1.3認知風格)。所以說有時候搜尋引擎並非第一個找資料的地方,而是一些主題性網站,例如:SFStation可以找電影資訊,citysearch則提供旅遊資訊。使用者對於這些網站的認識(知識)也成了下次尋求新資訊時的利器(Rieh, 2004; Choo et al., 2000)。

我們若要分析使用者的行為,則這些行為紀錄檔是不錯的資料來源。但承如Hargittai(2002)所說,研究這樣的行為記錄檔需要搭配其他與受訪者個人相關資料,才能全貌地了解使用者行為及其所呈現的搜尋技巧、搜尋策略等動作,還有其背後真正多面的意涵、企圖及與社會互動的關係。

參考書目(Referenc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