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月 03, 2007

網路使用者行為-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

落羽松
落羽松,
uploaded by Minwei閔衛.
一般文獻在討論情境因素時會和另一個概念—脈絡(Context)有所區隔。脈絡通常範圍層面較大,探討人在時空背景底下各個面向、意義所組成的架構,其中可以包含多種情境(situation),又可再區分為脈絡中的資訊尋求(information seeking in the context)、資訊檢索中的脈絡(context in information retrieval)(Rieh, 2004;Cool & Spink, 2002)。情境則指的是使用者尋求資訊當時所處的持續變動環境,Wang et al.(2000)認為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作業(particular task)、資訊需求(information need)和使用者的知識(knowledge state of the user),每項因素皆有其重要性。文獻中通常會以單一或多個因素為變數歸納出使用者的特性(有些配合認知風格特徵的狀況),實驗評估其影響力,或是以相同的脈絡為前提探討其中不同狀況的情境,如:家庭(Rieh, 2004)、工作(Choo et al. , 2000)、學校(Robins, 2002)。

像Tombros(2005)針對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task),要求使用者判斷:尋求過程中介面上哪些元素是評估的依據,結果發現除了內容(content)、版面(layout)、來源(source)是一般通用的評估依據之外,主題背景作業(background tasks)會強調連結 (links)的重要,決策作業(decision task)需要的是視覺資料(visual clues,如圖、表)、數據資料(numbers)及資料的深度(scope/depth),清單作業(list task)則注重連結及檢索語(query terms)。Robins(2002)的研究則有個有趣的發現,雖然他將可用性實驗(usability survey)的脈絡限定在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圖書館網站上,並設計在網站上得以找到資料的作業,但是使用者在搜尋不到或不知如何搜尋的情況下會去尋求其他網站,設法找到資料。Kim(2001)則在她的研究中指出已知項目(known-item)作業上,初階使用者較資深使用者需要瀏覽更多的鏈結點(nodes),然而在處理主題作業(subject task)的狀況下兩者的差距不大。

Wilson(2000)依據前人研究的推論,認為不同資訊需求的使用者在網路上有不同偏好的資訊行為。研究領域已完整發展的使用者會趨向獨立使用搜尋引擎或線上搜尋系統,但研究領域較廣泛或跨多個領域的使用者還是需要技術性中介者(skilled intermediary)的服務。Martzoukou(2005)指出目前的關於資訊需求的研究多半以量性為主,稍嫌不足。

一般網路使用者的研究裡,會將使用者的知識區分為領域知識及網路知識(如:使用經驗),不論是缺乏那一方面的知識,都會形成簡要為先(brief-first)的模式:廣泛地瀏覽資訊,而心中又無特定的「方向感」,導致迷失(lost);反之,若擁有某方面的知識,行為上就顯得比較有方向感,往特定的目標行動,如:擁有領域知識的話就能採用比較符合需求的檢索語,較容易重新組合檢索語,並以專業的角度評估網頁、或選擇較相關的連結等;擁有網路知識的使用者則是以一般性原則評估網頁及搜尋結果。當無法找到相關資料時,也會使用較複雜的搜尋方法(Jenkins, 2003;Höscher & Strube, 2000;林珊如,民91;Kim, 2001);擁有兩者的使用者可能會直接前往相關主題的網站,較常更換搜尋策略,比較不常使用「上一頁」的功能(Höscher & Strube, 2000)。研究指出不論是什麼樣的使用者,皆會在尋求過程中反覆確認研究者提供的問題(question/task),並且可能因為誤解問題本身,而在搜尋中遺漏正確有效的網頁。一般皆認為網路知識影響尋求行為的程度較小,因為使用者在互動過程當中會不斷累積相關知識(如:發現搜尋結果呈現的資料項目),進一步注意自己的搜尋技巧並改善之(Bilad, 2002;Rieh, 2004;Wang et al., 2000)。這些對網路的知識進而形成使用者對網路應用服務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

情境因素就使用者而言,是表現在外的變動因素,因為它的變動性,研究者時常將它設計好固定下來,但也造成某些研究者的質疑:在非自然狀況下的情境中,研究者其實無法探究真實世界的使用者,應以歷程追蹤方法記錄使用者行為。

參考書目(Referenc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