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要面對使用者的多樣性,Shneiderman(2001)指出網站設計人員還要處理技術多樣性(technology variety)及使用者知識的落差(gaps in user knowledge)兩個面向的問題。技術多樣性指的是:在使用者端應用接受訊息時多重規格的設備,例如:顯示器的大小(從1024×768到手持式資訊設備)、網路頻寬、使用的軟體版本、中央處理器的速率等等,皆會影響使用者對網站可用性(usablility)的感受及接受資料的程度。如何讓設計的網站適用於各種技術之中,是設計人員的必須思考的問題。
不論使用者擁有什麼樣的網路知識和專業知識、或什麼樣的心智模式,面對初次使用的系統或網站,使用者應該都會感受到與介面溝通的障礙,因為面對的是全新的版面風格、資訊架構、功能服務,這些即可視為使用者知識的落差或是使用者經驗落差(user experience gaps),設計人員必須扮演銜接兩者之間落差的角色,以免出現如資訊架構上使用者與設計者雙方之心智模式不能對焦的狀況(Gullikson et al., 1999)。另外,可以與Hillier(2005) 彙整各研究後的結論對照,因應網站需要的作業(task)之不同,自然而然就應用不同類型的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 elements)及網站結構(site structure),網站架設本身也會受到網站開發人員之文化背景的影響。釐清使用者需求性的動作(purposeful action)與網站目的(site purpose)兩者的關係成了網站設計成功的必要條件。
針對以上困難,以往各研究都多少在結論中提出建議給設計人員參考,一些實際的作法像是Chen et al.(2005)針對不同認知風格的使用者,設計一個可彈性(flexible)的網站目錄介面;除了強調說明(online help)、線上教學(tutorial)的方式。Baecker (2000)認為可利用層級的架構(level-structured),讓使用者自行設定介面的複雜程度及功能的廣度,幫助使用者適應全新的介面。Research Libraries Group聯合目錄改造計畫中採用與Google類似的搜尋介面,以符合使用者對網路上搜尋介面的心智模式(Proffitt, 2005)。另外,有許多研究者指出資訊架構中命名(lebling)、導覽系統(navigation system)及選單系統之廣度與深度(breath and depth of menu systems)的重要性,提醒設計人員在網站設計過程納入考量(Robins & Kelsey, 2002;Lazar et al., 2003;Wang et al.,2000)等等。更多的建議是針對網站介面設計上應該注意的準則,例如:蕭佳祥在他論文中的整理(民92,頁24-61),文末提供了一份面面俱到的評估表。
從廣泛的文化角度來看,除了語言/翻譯/編碼(coding)的問題(Callahan, 2005; Hillier, 2003),圖像元素(graphical elements,包含文化美學、圖示、色彩)及資訊的結構與內容(structuring and content of information,包含格式、版面、內容)都是介面設計上值得設計人員細究的地方(Callahan, 2005)。
以上各研究所指出的論點都是希望使用者介面能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及行為。如同下圖二所強調的:在設計的循環過程中,設計者將構想付諸於系統,其中有一部分構想是來自於使用者,如對使用者進行可用性測試(usability survey)。這些理念都是源自於「以使用者為中心」(user-centered)的設計概念,一個遠離使用者的系統是無法滿足使用者的。
Preece(1998)在她書中對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原理作了以下幾點說明:
- 專注於使用者與使用者的需求,並且在設計過程中,以和使用者相關的議題為中心,而不是以技術上的考量為主。
- 實行作業分析(task analysis)以收集使用者所需執行的作業,以及關於作業環境之相關資訊的詳細資料,如此設計人員才能究整地了解使用者的需求。除了一般的需求分析 外,作業分析也是必要的,因為它強調的是系統需要「什麼」功能(functionaliy),而不是強調「如何」去提供這些功能。
- 以使用者為對象,實行初期的測試與評估,以確保系統的設計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 重複多次循環式的設計(iterative design),即實行「設計→與使用者進行測試→再設計」。
網路使用者行為-情境因素(situational factor)
參考書目(Reference)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