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29, 2021

思想的市場(上:marketplace of ideas、ideas industry)


by foxl
我還滿訝異《話語權的世紀角力》作者為學上的大膽與傾斜,身為一位「發表了五十多篇經同行審查的期刊文章」的學者,書中的內容似乎過於主觀,甚至於偏剖。以此為出發點的作品,根基不穩,或許書中的眾多討論都只是緣木求魚。讓我來一一論述。

首先,我相當喜歡它的開頭,相當有力:
美國外交政策理念的市場已經改變。(p.11)
接著作者開始拿歐巴馬與川普的外交政策的思維脈絡來比較討論,他總結「理念市場甚至對最有影響的行為者也施加了束縛;其次,外交政策的理念市場可能無法完美運作」(p.18)。

作者再來是釐清令我滿腦問號的術語,理念市場(marketplace of ideas)思想產業(ideas industry)公共知識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s)思想領袖(thought leader)。老實說,看完之後我更是糊塗了(也許是我入世不深,或無法入戲作者的腳本)。

作者說「公共知識分子或思想領袖都在從事創造知識(這裡質疑一下譯者可能翻錯字眼)的行為,但是他們的風格和目的是不同的。公共知識分子對許多事情都足夠了解,因為可以指出知識界的假充內行。思想領袖知道一件大事,並相信自己的重要理念將改變世界。 」(p.19~20)

接著說:「公共知識分子和思想領袖並非完全不同(再度質疑一下譯者可能翻錯字眼)。兩類知識分子在理念世界中流通互換。…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場合裡,同一個人既可以充當公共知識分子,又可以充當思想領袖。正如柏林(學者名字)在他那篇有名的論文中所主張的,過度強調其二分法並不妥當。…將人區分為公共知識分子與思想領袖的作法有助於我們理解現代的理念市場。」(p.21)

說到了這裡,我們就明白作者在思維辨證上的區分將是「成名論」,而非一個評鑑標準,或是一群人的共識,基本上就是作者的觀察,就他(與團隊)蒐集來的資料加以評斷,似乎誰在浪頭,誰在主導,誰就是思想領袖。於〈導論〉中作者亦表示「用來思考這問題的分析工具十分有限。…評估公共領域的趨勢仍然是一項草創的、主觀印象掛帥的工作」,「我自己的經驗不能替代實際的民族志研究」,所以「在撰寫有關理念市場轉變的文章時,我將運用自己參與公共領域時所具備的各種內隱知識」(p.29)。

回顧到這,真是要感謝作者德雷茲納(D. W. Drezner)的自知知明,就不再多評。我閱讀過的第七章(討論超級巨星)、第八章亦過於主觀,客觀引用資料少;第九章乃至結論所說的「必然景象」在我看來都可重新討論,為這個時代做更好的註釋,這點我下篇再敘。

另外就不多說內文翻譯上可能的錯誤,明顯的例如「理念市場已經變成了理念市場。」(p.21),有幾個相似的概念作者想要區隔,偏偏在閱讀與翻譯時都露出了馬腳…。博客來上面讀者書評是滿滿的好評,以上指出的問題或許是我個人的問題。
法律的確產生了保護主義先生預期的各項結果,但也出現了保護主義先生未提及的現象;公允來說,他的說理並「沒有錯」,只是「不完整」。為了爭取特權,保護主義先生只指出看得見的效果,卻對於看不見的效果置之不理。明明畫裏有三個人,他卻只提到兩個人。因此,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我們都應該將他忽略的部分補上。-《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效應》
我想就用這一段引文作為本篇的結尾。後篇

(請參閱)博客來讀者書評:

3.馬光廷 2020-12-13
有時候覺得蠻可怕,自己竟然讀這種書會覺得有趣~這是所謂知識分子熱衷的話題嘛XD,難怪會跟普羅大眾脫鉤,幾年前心裡還不明白知識界到底在爭論什麼,盡是討論一些枯燥乏味又神祕難解的議題,當時就很想要搞清楚這種”境界”的感受為何? 現在終於弄清楚了,還可以來記錄一些心得,順便分享幾個自己的觀察。

(1) …重點是本書譯者的功力高超,如此艱深的內文竟然可以翻譯得如此流暢!! 這是一本高品質的翻譯,雖然有一些錯別字,但整體的閱讀體驗非常爽快!

(2) 如果多讀幾本類似主題的書,你會發現很多書會互相引用,可以串在一起。例如《贏家全拿》算是商業書籍,它也有出現在《開拓者:企業的力量是改變世界最好的平台》這本書裡,連科技大拿都在讀。我感覺國外的閱讀浪潮也是一陣一陣,每一段時間就會有幾本書引起大家的討論,連Goodreads上面的讀者也是跟隨同樣的潮流。


(3) 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簡稱OUP)的出版品非常有影響力…

…唉,有中文翻譯版已經很幸福了,就別那麼嚴苛了嘛,你看看香港,以後想看這種書都沒得看了。)

(4) 本書探討的對象為”思想產業”,隨著網路的普及,大眾獲得資訊的管道變多,使得思想產業蓬勃發展。什麼是思想產業呢? 簡而言之即生產、販售知識維生的一群人,媒體、大學、智庫…都能算是其中的一員。資本主義很神奇,將所有人類活動分門別類,劃分為一個一個產業,以獲取金錢為目的,每個產業都有它獨特的供需法則。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類會思考(供給),思考的成果即知識,可是空有知識沒辦法填飽肚子,所以需要有人接收知識(需求),這就是知識產業的基礎。我們心中都明瞭知識的價值,知識代表文明、氣質、涵養...精神生活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不過想歸想,思想家也是需要賺錢過生活,所以如何把這些知識轉換成商品,就變成了一門高深的學問。

舉例來說,高等教育說穿了也是一個”產業”,教授努力產出論文,校方想辦法吸引最好的學生,才有學費支撐高等教育的開銷。當然高等教育也有啟發智識的目的,但純粹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姑且不論那些教育的美談,大學也像一間企業,當政府的教育經費日漸枯萎時,必須想方設法開源節流,才能生存下去。

資本主義運作的邏輯是不帶任何感情的,個人、機構、企業首要的目標就是營利,唯有如此才能生存,才有話語權。這跟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這個年代有錢就是王道,有錢就能隨心所欲。這已經是當代社會運作的基礎,所以思想產業也必須轉型,讓思想家們能夠從中獲益。

這本書深度分析了當代的思想產業,我覺得作者真厲害,可以把這種很玄的東西探究得如此深入。書中的資訊量很大,我讀得很慢,因為讀完每一段都要停下來思考一下。讀完這本書,你會重新思考”自己思考的模式”,這種感受很微妙,因為本書的內容會刺激你去審視什麼叫做”思考”。

舉一個例子,現在很流行意見領袖,演講時似乎都要引用意見領袖的話語,在一般人的認知裡,你只要引用他們說的話,馬上就會讓自己的演講變得很有份量,大大增添演講的可信度。例如跟行銷有關的演講,一定會播放Simon Sinek的黃金圈法則,或者是Malcolm Gladwell的一些理論。如果你是那種比較愛critical thinking的人,可能會覺得疑惑,他們說的話其實像廢話,可是透過包裝或模型化就變成一種奧妙的定律,聽眾如癡如醉的鼓掌叫好,覺得受到了神諭般的啟示。為了避免讓自己顯得憤世嫉俗,你也必須從眾的點頭稱是,隱藏自己內心的困惑。

其實這種感受很弔詭,你當然也知道意見領袖說的話的確有參考價值,但又覺得受到過度的吹捧了,所以只好反過頭來質疑自己是否太自視甚高? 假如你也曾經有類似上述的感受,讀這本書會給你很多的啟發,它讓你從另一種角度認識思考的本質。三言兩語難以言喻,令自己驚訝的是,我逐漸強迫自己接受一種事實,過去景仰的眾多理論、人物、機構,若務實的放在資本主義的框架下檢視,他們的地位就似乎就沒那麼崇高了,這是一種理想和現實妥協的結果,令人唏噓,但也打開自己思想上的另一扇窗,跳脫了大眾習以為常的認知領域,反而能看到思想上更多元的面貌。

總之,本書是一本發人深省的好書,如果你很喜歡思考,不排斥嚴肅的論述,它應該會給你許多意想不到的知識和啟發。

luo 2021-02-03看此會員所有評鑑
因為好奇如何探討「話語權」而讀了這本書。從話語權的經濟價值構成思想產業,是一個有趣的概念。雖然作者僅著重在政治科學的領域,但藉此思考其他領域的思想產業,也是有幫助的。

思想產業的今昔變革,最顯著的差異是從過往的權威式寡頭壟斷,到現今規模與參加者都大幅增加,當然也包含經濟規模與報酬的提升,卻也可能過熱、泡沫化。

我覺得最有趣的章節是第七章討論克里斯汀生的「破壞式創新」的泡沫現象。以及結論提到思想產業的「永續發展」。

究竟誰是思想產業的參與者?是那些能跨越一定知識門檻的人。隨著資訊發達,人們吸收的知識量大幅提升,即便是一般大眾也越來越有機會跨越特定利基市場的知識門檻。雖然不是知識精英,但我們也能找到自己的話語權,在職場上、生活上成為有定見的人。當思想產業可以這樣擴大參與,才能多極平衡,也才能繁榮。

Wei Kan 2021-05-21看此會員所有評鑑
自網路將社會原子化開始,便造就了後真相時代。假訊息流竄、知識缺乏恐慌症、價值體系崩解等,使得人們基於安全感驅使,開始尋求「永恆」的慰藉。有人說理性是人類最強大的力量,但當環境造成感官機能失調時,個人與群體又會做何回應呢?歷史上的每一次危機,總會有人善加開採,轉為獲取資本的礦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