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14, 2022

解讀的資訊行為(Information Behavior of Interpretation)

「想到」和「思念」是兩回事。 有人勸我,某人死後我一定會思念他,我說當然會時不時想到,但這並非思念,更不表示希望對方再活起來,再出現在我身邊。-https://fc.iwant-in.net/?p=43845
為什麼不同人看同一戲劇或是讀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會有不同的感受與想法呢?大家真的有接收到同一段話/書籍?還是截取了自己想要的?中間有誤解嗎?有多餘的情感投射嗎?

或是這樣問:為什麼我的爸媽不會看到這則訊息或是那則新聞?他們不用與我一同參與其中嗎?


(語言)文字的進展是從象形指事,再到抽象概念的(註一)。抽象是一種感覺,一種想法,一種類比,一種譬喻,比較多的默會知識在其中。例如人們說的「苦」就有很多種,從食物的苦延伸,到身體承受的病苦/痛苦,到經歷事物的苦難與辛苦。語言傳達,首先,是說話者定義的問題。

以新聞來舉例,新聞本身就存有主觀判斷的問題,每一篇的新聞/報導就是一個「框」/觀點,在臺灣政治新聞尤其如此。(改寫自這篇)

再者,同一個辭彙給人們的感受與想法也不同,更何況是一個句子或一小段話或一段文章。一篇新聞有數個解讀或誤讀是可能的,但其中一定有最接近記者文字上的初衷。我猜想,愈自由愈開放的文化,勢必會帶來更多元的解讀。然在千篇萬緒之中,資訊還是要有核心,抓住人們的眼睛或是心情,…

人的其他感官反映真實嗎?

人類的感官常出錯,光講眼睛,你就可以Google「視錯覺」找到一大堆例子。照一些演化心理學家的研究,這些「出錯」並不真的代表我們的視覺不可靠,而是代表視覺並不是將周遭環境如實映照在我們心中,而是事先詮釋和處理過,讓我們的心靈能直接掌握真正重要有用的資訊,當環境不同以往,以致於這些處理不到位,錯覺就會出現。

換句話說,像視覺這樣的感官,雖然本身跟道德沒直接關係,但也不是單純追蹤真理,而是追蹤有用的真理。你在大街上環顧周遭,可能覺得整條街同時進入了眼簾,但照認知科學家的研究,其實你每個瞬間看到的都只有大街的一小部分--你的視線真正聚焦的那個部分。視覺系統讓你有「一次看到整條街」的感覺,因為這樣沒壞處,並且可以搭配靈活的眼球,讓你隨時從街道各處汲取有用的視覺資料。

在《不實在的現實》裡,認知科學家霍夫曼(Donald Hoffman)把這樣的情況叫做「適者勝真者」(fitness beats truth):最有競爭力的感官就是最有競爭力的那些,而不是最能反映真實的那些。有時候太反映真實反而有壞處,霍夫曼舉例,我們其實並不知道身邊空氣的含氧量(更不用說我們一直到18世紀才發現氧氣),但我們知道自己在當前含氧量的適應度:若身邊的氧太少,我們感覺呼吸困難,若身邊的氧太多,我們感覺頭昏。(p.110)我想或許也相關的另一案例是:有些人擁有絕佳記憶力,能記住所有事情,但對於這些人來說,要回想起所需的記憶反而相當困難,可以說他們藉由記憶掌握的事實比我多很多,但由此得到的實用價值反而更低。 -〈我們真有辦法相信「事實」嗎?〉/朱家安

除此之外,人們還有各式各樣的原因拒絕真相(我整理的書摘),在臺灣科普教育也不足,更不易形成科學理性的公共討論。

被情緒/情境承載的資訊

資訊本身就是資訊,要去了解情緒/語氣底下的資訊,不宜去對情緒語氣發表資訊,透過情緒/情境有時會誤解資訊。現在流行用的情緒勒索,大概是這個概念的延伸。「心理諮商」大概也是這樣概念的延伸?

情境照理來說是要來補助資訊的,但有時候被過多的情緒或是記憶給打攪了。還是用政治來舉例(因為比較"直覺"),現在在臺灣提到「國民黨」、「國民黨立委」就會有一些刻板印象在腦海裡面跑,這是資訊上面的一層「標籤」,標籤是人們的解讀,人們的觀點,人們的「框」。

因此有些對話是困難的。

困難的對話有時可以從開頭就觀察的到。麻煩的是很多讀過書的人,被資訊給捆綁住了,說話的能力被回憶與情感事先上了許多標籤。解讀是經年累月的事情,所以誤解也是。一旦偏見產生,就會經年累月地產生偏見。(註二)

為什麼我的爸媽不會看到這則訊息或是那則新聞?

他們不用與我一同參與其中嗎?…回到這一開始的問題。「就人的觀點,資訊是被動的;但就資訊的觀點,它於人是主動的。它促成思考,情感的連結,它肆意流動,能昭然若揭,能隱匿不明」-〈「資訊」的觀點(Information Itself)〉)。人是客體,人看資訊,有時候是在照鏡子。

資訊有時候僅是提供的一個「問題」:觀點的問題、學習的客題、情緒的問題、歷史/記憶的問題等等,端看人們當下「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往往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同一則訊息,除非是什麼國家大事或是國際大事;同一則資訊,也可以被不同的情緒/觀點/記憶給傳達出來,形成數篇新聞與數種著作。「人的意識讓我們『知道』,也讓我們『無知』或是產生許多漣漪。資訊的『無意』深遂如黑洞。在無明的黑洞裡什麼都可以存在,不同的觀點,都可以有主觀的折射。」-〈Information Itself〉

小 結

「資訊無意傷害人」(〈Information Itself〉),資訊的解讀無所不在,如同資訊的蒐集。解讀之前可能是千端萬緒的積累,解讀之後也是萬緒千篇,解讀後的問題如沒有回覆,常常就會「千篇一律」(註三)。資訊的純粹存在於千端萬緒的「一開始」,或者是「之後」。

資訊愛人,人愛資訊!

註一:可以參考〈漢字表意不表意?〉 /麻瓜的語言學
註二:改寫自〈資訊上面會有一層「標籤」(FB of Jan)〉(2020.04)
註三:可參考〈新聞的二三事〉:「每一個資訊的產生都有其意義。有很多時候其實我們都不是該新聞/資訊的受眾」、 〈My Thoughts about Fake News〉:「觀點不同 到底是不是假新聞?答案寫成自己理解的方式 是不是假新聞? 不是曲解而是不了解 是不是假新聞?…資訊來來去去,迂迂迴迴,事物的是非有時是沉澱之後才會有澄清的答案。我們只知道就個人而言,所有的訊號都是累積,即便每個人遇見相同的人,相同的事,卻會有不同的碰撞,例如:我們看同一部電影,會被不同的臺詞或劇情所感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 ^^